政策法规
千里背父从江西到玉林,他边打工边照料瘫痪父亲,这句话让人泪目
2021-01-04 20:44  浏览:1358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父亲瘫痪卧床,陈庚生背着父亲从江西老家来到玉林,一边在工地干活挣钱,一边悉心照顾父亲。独自照料父亲数年,让陈庚生笑着感叹:遇到再大的困难,只要挣扎一下,希望还是有的。


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照料好父亲再去工地

眼下,陈庚生和父亲的“家”安在博白城区一栋自建楼里。每天清晨5点30分,陈庚生从被窝里爬起,帮父亲刷牙、洗脸。


父亲的牙齿差不多掉光了,煮早餐时,陈庚生特意将面条煮烂些。喂父亲吃早餐、吃药、喝水……要花上70分钟。安顿好父亲后,陈庚生换好工作服拿好工具急匆匆地出门了,他得赶在7点前到达工地。

2日上午,陈庚生向工地方请了半天假。带着记者到家里时,陈庚生的父亲陈发芽半躺在床上看直播。陈庚生边帮父亲穿袜子边略带歉意地说,“早上太冷了,所以就没抱爸爸起床。”

背父外出打工,父亲在,家就在

“虽然中风了,还好没有其他感染性的疾病。”陈庚生帮爸爸穿好衣服,把他抱到客厅的轮椅上,将泡好的热茶放在爸爸的手里,透过袅袅茶烟,陈庚生回忆起和爸爸经历的种种,面露微笑,娓娓道来。


2016年12月1日,大专毕业的陈庚生在广东一个工地做外架搭建,这时远在江西老家的父亲高血压突发脑出血,紧急送医后,虽然保住了性命但瘫痪卧床。陈庚生的母亲早逝,父亲出院20多天时,继母发现丈夫“谁都不认识”后毅然离开。

陈庚生的微信名是“好好地活”,他只有一个信念,“要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活着”,因为“这个家要靠我,父亲是我唯一的依靠,如果父亲没了,我就没家了。”


当初在广东干活时,陈庚生结识了不少玉林朋友,靠朋友关照,帮他在容县找到了一个大工地做外架搭建。2017年底,陈庚生决定带着父亲出门干活。“家里没有可以托付的亲戚,我也不愿意送父亲去养老院。”父子俩从江西丰城出发,来到千里之外的玉林。

为父亲攒下6万元“应急金”,

再难也不敢动这笔钱

转眼三四年,32岁的陈庚生照顾父亲早已得心应手,其中的艰难,陈庚生说起来有些轻描淡写,“每天的时间都很紧凑,一日三餐都得自己煮,中午只有2小时的休息时间,喂爸爸吃饭就要1小时。晚上给爸爸泡脚、按摩,扶着他在房间、客厅活动,经常晚上十一点多还要洗尿湿的衣服、被子。”很多时候,陈庚生一天的睡眠时间只有6小时,中午犯困就喝2罐红牛提神。


“我们做工地,收入还行,所以都还承受得住。”实际上,工地的钱并不好挣。6米长、40斤重的钢管,陈庚生每天都在不停地搬运、搭设、拆卸,经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在工地干了11年,陈庚生知道,只要愿意去做,就会有收入。

2019年12月,陈庚生首付8万元,贷款购买了一辆汽车。他特意选了一辆空间大的,将后排的坐椅放下就能变成一张小床,他开车载着父亲回老家过年,去大容山、都峤山、北海银滩……推着父亲走在海边时,陈庚生恍然发现,几年时间,自己变化这么大。


从父亲瘫痪后,陈庚生有了危机感,不敢乱花钱。这一两年,陈庚生还攒下了6万元,这笔钱他是“无论如何都不敢动的”。“说不准哪天会突发什么情况,需要一笔应急资金。”

陈庚生还自学拍摄、剪辑视频,想记录下自己和父亲的点滴生活。

如今,照顾父亲后,陈庚生才发觉,“父子俩,多过一天是一天,多过一年是一年。”

图文采集:记者庞献廖源

玉林晚报


发布人:99ad****    IP:120.230.36.***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