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江苏1月22日电(记者 强慧娟)互联网、人工智能和5G等现代科技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手机充当了曾经的钱包、公交卡等等,出门带个手机成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但是数字科技迅速崛起的同时,横在老年人面前的是一道“数字鸿沟”。截至2019年底,全省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1834.16万,为了助力“银发族”跨越这道沟,江苏各个地市都做了不少工作,为老人们架起了一座大桥。
图源:摄图网
近日,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行动方案》,从完善“苏康码”管理、建设老年人友善医疗机构、优化网上办理就医服务、加强日常健康管理、实施“智慧助老”行动等5各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行动方案》明确分三个阶段部署工作。2021年1月-6月,是排查整改阶段,2021年7月-2022年6月是改进完善阶段,2022年7月-2022年12月底是强化提升阶段。届时将进一步提高“健康码”智能化应用水平,老年人就医“一卡通”、就医“刷脸”也将取得实质性成效。
苏康码绿色通道
确保老年人出行无障碍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无锡市积极优化“苏康码”管理和使用,为老年人出行提供便利。在公共场所入口处安排专职人员协助,如果没有手机,可以凭借有效身份证登记或者用纸质证明替代。老年人还可以凭《个人健康申报卡》作为通行凭证。
常州市率先推出绿色无码通道、助老服务引导,“证码合一”。常州市政务办联合市大数据管理中心专门开发刷卡识别系统,通过与“苏康码”信息系统关联对接,使用者只需刷取身份证信息,就可以完成个人健康状况核验,实现无码通行。
苏州市1月4日出台了方便老年人办事工作方案。设立“老年人无健康码通道”,无“健康码”的老年人,可以凭有效期内的纸质苏康码(附属卡)自由通行。
此外,南京市、南通市、盐城市、徐州市和扬州市等多地市也都发布了具体措施,不得将“健康码”作为人员通行的唯一凭证。
除了“健康码”,在交通出行方面,各个地市也做出了优化。除了网约车,还要继续保持传统巡游出租车扬召服务,保留叫车服务热线88008800,公共交通方面积极推行一卡通,并保留现金、刷卡等支付方式……确保“智能时代”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便利。
图源:摄图网
友善医疗+居家护理
让老年人更舒心
为优化老年人就医环境,无锡市积极推进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各医院建立绿色通道,保留人工服务窗口,确保智能设备配有人工值守。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开展老年专科门诊、护理门诊等特色服务。在预约挂号方面,应支持诊间、电话、自助机、网站、手机端等多途径预约方式,同时保留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给老年人,保留现金支付方式。
同时,为了有效满足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积极完善老年人日常健康管理。将老年人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点人群,优先签约、做实履约。探索设立“家庭医生云工作站”,推行智能化服务终端,为居家老年人提供远程健康咨询、随访、建档、挂号、用药、预约上门服务等功能。
除了无锡,南京市民政局也充分发挥12349热线(时间银行)作用,建立健全“一热线两中心三社联”养老服务基础支撑体系,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人开展智能手机普及公益培训。
到2022年底,无锡市90%以上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90%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落实方便老年人看病就医各项措施;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稳定达到60%以上,100%市(县)区开展家庭医生预约上门、家庭病床、居家护理等服务。
用技术实现“活到老学到老”
为老人撑起多彩文旅生活
若想真正让老年人融入数字时代,有效提升运用智能技术的水平,还是要通过学习。江苏省教育厅发挥教育功能,充分利用工作平台积极实施老年人智能技术运用教育活动。
去年11月,省教育厅建成并开通了“江苏老年教育网”,利用“江苏老年教育网”和“江苏学习在线”平台,开发开放一批适合老年群体的智能设备使用手册和视频教程(目前已有500多个视频资源)。“江苏学习在线”平台建设了66门老年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共计400多个学分,涵盖了老年信息技术应用、网络与生活、电脑应用基础和智能手机使用等多个门类。
为了让老年人能用、会用、敢用、想用这些智能化机器办理业务,2020年12月18日,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城南营业厅正式投运全新的智能服务云终端机,这是全国首台“长辈版”网上国网智能服务云终端机。老年人可以通过语音的方式完成查询、缴费、打印发票等服务,流程更简化,画面更简洁。
在文旅方面,苏州也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为了保障老年人基本文化权益,苏州部分博物馆实行老年人参观免预约优待政策。苏州博物馆、太仓博物馆和苏州革命博物馆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实行免预约政策。
此外,南京市文旅局、体育局也表示,需要提前预约的公园、体育健身场馆、旅游景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为老年人保留人工窗口和电话专线并保留一定数量的线下免预约名额。在老年人进入文体场馆和旅游景区、获取电子讲解、参与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使用智能健身器械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人工帮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