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栎祐
“社保”作为一项基本的社会和经济制度,本质上是为了保障老年人的退休生活。以“退休养老”为例,按照规定,必须在达到退休年龄的情况下,缴满至少15年才能在退休后领取养老金。可以说这笔投资还非常划算的。
比如,一个单位和个人每月缴纳的社保只有几百元。如果按500元计算,那一年就是6000元,按15年最低起征点为9万元,当然,这只是一个粗略的计算。15年的时间内,缴纳额度会提高。
再看退休后领取的数额,目前全国月平均养老金超过了3000元,即每年3.6万元。男性60岁退休,2019年平均预期寿命为73.64岁。如果按13年计算,他将领取46.8万元的养老金。此外,缴纳社保还包括一项非常重要的医疗保险,平均报销比例在50%以上,可以为大家节省大量的医疗费用。
而缴纳社保也与孩子进城上学、买房等事项密不可分。比如,外地户籍在北京购买住房需要缴纳5年社保,在上海购买住房也需要连续5年的社保。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二线城市,尚未落户上学的孩子需要要求父母一方缴纳社保。
不过,根据相关数据,目前还有很多人没有参保。2018年,我国有就业人口有7.76亿,但参保人数只有3.01亿。此外,在所有参保人员中,不少人的社保处于中止阶段。此外,对于部分参保人员来说,实际社保缴费基数只有80%左右。这样的数据显然不容乐观。
有不少专家疑惑,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放弃缴纳社保?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是年轻人认为交社保“为时过早”。
很多年轻人刚刚步入社会,20出头还很年轻,他们觉得离退休还有那么远。用这几百块钱享受生活岂不是更好,社保以后再交也不晚。
第二是年轻人工资低,经济压力大。
许多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仍在经济上苦苦挣扎,他们每个月挣的钱不是很高。以二三线城市为例,很多年轻人的工资水平其实只有3000元左右,除了房租和生活费,几乎没有盈余,社保扣除额度也比较大。虽然公司会补贴一部分,但仍有人认为还是用社保的钱补贴日常开支比较好,等以后工资高了再交。
第三是企业不愿为员工缴纳社保。
目前,我国小型民营企业数量众多,社保对公司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很多老板不愿为员工缴纳社保。此外,一些小公司的流动性很强,许多年轻人往往在工作几个月后就离开了。为了节约成本,企业不愿意出钱,每个月只给员工补贴几百元。
第四是一些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不懂社保。他们中的许多人觉得社保似乎是可有可无的,他们并不太重视它。甚至有人不知道怎么交社保,也不知道交多少钱。
第五是年轻人频繁跳槽,经济状况不稳定。
由于很多年轻人经常跳槽,公司缴纳的社保中断,因为他们没有及时找到下一个家,社保也没有续交。如果自己支付,还需要额外收取滞纳金。如果你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来源,养活自己就成了问题,更不用说花钱补缴社保了,所以就选择了停止缴纳社保。
第六是部分农民工基本不缴纳社保。
大多数农民工的工资都不是按时发放的,他们都是按照日结的方式或者是一个工程结束之后再进行工资发放。收入不稳定,工作流动性强,今天在这里工作,明天去另一个地方,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难缴纳社保。很多雇主也利用这个机会节省了很多成本。
现实情况是,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弃社保的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支付压力越来越大。有些人难免会感叹,在这种情况下,未来2.5亿退休老人怎么办?谁来养?
据统计,2019年,一个退休人员已经需要2个缴费人供养。到2050年,可能是一个缴费者赡养一个退休人员了。如果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缴纳社保,那将是一个缴费人供养多个退休人员。这样一来,不仅缴费人的压力很大,退休人员今后日子也不好过,国家的压力也很大。
为解决这一现象,一些地方降低缴费门槛,对企业未参保人员缴纳社保施加压力,甚至出台了“延迟退休”政策。
而目前,我国对于年轻人缴纳社保不是强制性的,完全是自愿的。不过,还是有人觉得,无论是应对政策还是基于自身考虑,年轻人还是要未雨绸缪,尽可能多地缴纳社保。对于那2.5亿老人的养老金存在的支付压力,国家也应该想想办法了。你觉得呢?
本文有企业先锋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