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晓佳一】图文记录乡村生活,书写“三农”问题,解读社会焦点!敬请点击关注!
早上五点,起床洗漱,准备奔赴十几或者二十几公里外的公司上班,一天的忙碌就开始了。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年后回头看,除了年纪增大,添了白发,好像和几年前并无不同,甚至因为长时间的劳作,身体感到疲惫。
这样的日子是许多打工人的日常,努力了结果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和最初的梦想相差太远。最后我们已经开始习惯自己过成了最讨厌的样子,深陷其中,难以改变,或者是不知道做什么好,因为感觉到好像除了给别人打工,按照别人的要求做,其他的都不会。
这其实是大多数人的错觉,没有人天生啥都会,只是我们没有一双发现机会的眼睛,没有顺着大势去努力,因为没有人告诉我们有哪条路只要一直走下去,就一定会成功,因而失败者总是挣扎在黎明的黑暗里,难以出来,从而感觉做什么都没有希望,因为我们看不见光。
当打工或者是努力没有希望时,我们不妨换一个思路,换一条赛道,利用自身优势和发展大势找准一条通天之道,奋勇直奔。
作为扎根在农村的农民,最熟悉的也是农村的人和事,这些年农村的变化万千,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尤其乡村振兴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做到了2050之后,因此在农村就有无数的机遇,只要我们抓住一个,在人生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下面我们就浅谈6个农村创业项目,可行性还是有的,已经有地方开始布局。不喜勿喷!(本文原创!有建议请在评论区留言,以供大家探讨,谢谢!)
本文依托于农村人口减少,农村消费能力上升,人口老龄化造成劳动人口紧缺等问题的基础之上,筛选六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㈠农业托管服务公司
这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落地,只是做得比较单一。在农村,70后、80后或者是90后,从事农业种植的是寥寥无几,主要原因是农业回报率太低,种粮食的话,一亩地一年的收益最高不过一千多,外出一个月工资四五千甚至有一两万,这得种多少地?
而且农村的教育、医疗、生活环境都落后于城市,年轻人进城是城镇化的趋势,目前全国有超过9亿人在城镇,农村仅有5亿人。
当这些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干不动的时候,地谁来种?流转是一个出路,这是平原地区可形成规模化,大型机械可作业区,山地呢?谁去流转?
因而成立一家农业托管公司,对于农民不想流转土地或者不能流转土地的农户给予种植收割一条龙服务。
从种子、化肥、农药,到播种、浇水、收割,进行全程服务,可以按次收费,也可以按季度收费,这样土地还是在农户手中,从中可以赚取所有环节的利润,甚至是可以回收粮食,这样的公司只要组织好,基本上想赔钱都难。
㈡农村养老服务
我国目前有超过2.6亿60岁以上的人口,未来这一数字会增加到4亿以上,农村的低成本养老让不少市民下乡养老,也就是说未来农村老年人口占据了大多数,至少在2亿以上的庞大人群。
农村养老是个大问题,众所周知,农村家庭养老的传统已经被打破。随着子女家庭城镇化,农村老人成了有“孩子”的孤寡老人,五保户还有政府管,这些老人子女是鞭长莫及,自己的孙子都带不过来怎么照顾父母?
而成立有公益性质的私人养老机构,既可以得到大量的政府补贴,也能够实现盈利,是一项造福社会的伟大事业。
商人逐利是根本,但更要有家国情怀,有悲天悯人的血肉之心。从养老服务中还能引申出更多的创业机会,未来大有可期。
㈢再生资源回收
这已经是老调重弹的话题,收废品么,谁不会?然而现在的农村和以前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收废品看似简单但想要做好并不容易,但农村几年内至少还是蓝海,大有可为。
随着农民收入不断提升,农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家具家电都开始升级换代,老房子也开始大量地翻建,小型农机更是随着种地人口的减少被迫淘汰。
这两年进入农村收农机发财的大有人在,什么拖拉机、洗衣机,摩托车等等。
而且随着城市向外扩张,许多产业转移向农村乡镇地区,钢厂、加工厂、家具厂等等,直接和这些厂区形成垃圾外包处理服务,利润较为可观。
但是收废品要占先机,尽快扩大市场,形成上游收购商,攫取最大利润。
㈣农机维修租赁
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未来有无数的外部资本进入农村,带动乡村发展,种植是不变的主旋律。无论是谁流转土地、承包土地,最后也要保证每年1.3万亿斤粮食的产量,粮食安全之下必须要种植。
而这就是农机维修租赁的机会,种地就必须使用农机,机械损坏很正常的事情,因而整合当地农机资源,也可以自买一些收割种植机械,对接种植户服务,给农机做技术支撑,赚钱是毋庸置疑的。
同样要懂一些农业知识、农机维修知识,或者是聘用专业人员,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应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㈤农村殡葬服务
这是一个悲伤的话题,但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谁都要经历的,只要我们在活着的时候活得安心,活得美丽就该知足了。
现在有代烧纸、代上坟,还有哭丧等服务,这和人们日益忙碌的生活是缺不了关系的。随着年轻人进城,农村红白事很少参加,农村的丧葬礼仪已经很难传承下去。
而办一个丧葬服务公司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渗入殡葬文化,形成丧葬一条龙,还可以承接宴席、礼服等衍生品的服务,代为添坟、哭丧或是清明祭扫。
在农村殡葬用品店是最赚钱的,讲价是不存在的,花圈、拱门利润一大半,尤其是现在农村老人众多,每天生意可以说是火爆。
单一的店铺就如此,如果做丧葬一条龙,再加上外部服务项目,那么才是真正的“发死人财”。当然我们也要从心底敬重死者,毕竟死者为大,应该是一件悲伤、肃穆的事情。
㈥农村劳务公司
我们知道几乎在每个城市都有劳务中介公司,但是在农村却很少很少,因而每到农忙季节,农村找人干活太难了。
就以今年收大蒜为例,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给人收割大蒜一天赚一千。大蒜主产区一亩蒜从收割到去茎去需要花费1400~1600元,即便是这样找人来干很难,30岁以下的几乎没有,虽然一天有八百块,就连70岁的老大爷一天都能赚400元,主要就是干活的人太少,雇主找不到人。
农村还有劳动力吗?当然是有,但是缺乏组织,主要在于信息不流畅,有些人感觉不稳定。,一边是缺劳动力,一边是不知道哪里有活,这中间就少了个桥梁。
因而开个农村劳务公司,组织劳动力对接雇主,赚取服务费用,也可以参与市场定价,让农民挣到钱,让老板省时省钱,形成多方盈利。
闲时也可以组织人手进城进工厂做临时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以上在每个村都是可以实施的,实用性以及适用都比较强,当然在农村还有很多项目。但是我们要记住,如果没有独家技术,做实体生产亏钱的居多,更多的机会在于服务业,轻资本,投入少想要赔钱也赔不了多少,甚至是稳赚不赔。
比如农机维修租赁,哪怕最后不干了,不过是把农机卖了,能赔多少钱?厂房、场地在农村不要太便宜,自家自留地都能建个厂。
但是同样我们知道,贪多嚼不烂,选择在当地竞争性少,适合自己的项目才是最好的。如果赛道上只有你一个人,那么你永远都是第一。
如果感觉人生无趣,打工难以翻身,尽力一搏又何妨?从来没有看见给人打工成了首富的,发财的也是寥寥无几,只有自己决定的人生,命运才是自己的,最后无论是好命歹命。我们都能问心无愧地说一句:我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