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1年国家人社部带着各地的部门一起,重新出台新的调整政策,充实老百姓们的“钱袋子”,全国31个地区积极配合,最后四川的政策公布,标志着全国养老金调整的完美落地,7月伊始,相信大家基本上都已经把今年的调整福利拿到手了,按照大部分的政策,今年人均上浮80~200元之间,但有的人竟然一次就涨了400块,为何他们可以涨这么多?
超过平均数的400元,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养老金其实并不是只是每个月发到退休人员账户中的钱这么简单,它这几年的上调都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定额部分(每个人都有),社保缴费时间补贴(按时间长短划分上涨范围),年龄补贴(按照不同的年龄越高年纪补贴越多)。这些部分共同构成了今年的增长金额,看起来项目很多,但其实每个都不过上涨了几块到几十块而已,偶尔有上百的,但是比较少。比如定额,上海发70元,北京发50元,四川和重庆发42元,但西藏就发113元。这样一来,超过400元补贴的人恐怕也是凤毛麟角了,所以达到这一金额的可能性真的存在吗?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不过这个要求就比较高了,基本条件就是原本的退休收入要在比较高的档位,这样按照百分比的调整中才有可能整体水平向上翻番,其次还要是不是在倾斜政策的范围内,今年国家针对偏远、贫困地区以及高龄人群有了一定的政策倾斜,如果属于这个群体的话,上涨的空间也就会更大一些。
经济在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追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养老福利不仅人们维持日常生活的基础,更是保障退休后多姿多彩业余生活的一个必要条件。国家把定额部分,挂钩部分和倾斜部分,三处结合起来,定下一个基本原则来落实调整秩序。并且把原来企退和事退分开调整的额度并轨,今年所有人群的定额都是完全相同的,不存在任何群体的区别对待,非常的公平,能显示群体之间区别的就是挂钩和倾斜部分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多涨退休工资,那必须完全符合这两个调整部分,尤其是挂钩调整的部分。挂钩分为工龄长短的挂钩和原本退休工资档位的挂钩,这两种挂钩形式略有不同。其中:工龄部分是挂钩的,是根据个人缴纳社会保险年限的时间长短来决定的。因为社保讲究多缴多得,如果个人参加工作的时间长,那相对来说缴费的时间也就会更长,在此次的调整中,待遇也就会更好一些。
举个例子,在北京地区退休的人,每缴费一年,就可以得到3元调整补贴,缴纳社会保险有30年的人和缴纳社会保险只有15年的人会有很明显的差距。退休工资档位部分的挂钩调整就更为直观一些,就是谁的基数高,谁就能得更多的钱,同样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如果一个人的退休工资是5000元/月,那如果所在地区规定可以上浮3%,那么至少每月可以增加150元,如果另一个人每月的退休工资只有2000元,同样的3%增长幅度,最后却只有60元到手。
达到400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综上所述,能够最终得到400元以上的调整水平的人,第一,一定拥有比较高的退休工资水平,退休后的月收入至少应该在5000~6000以上;第二,缴费年限至少要在20~30年以上,只有这种情况,每月的调整收入才可能达到增加400元。
其实退休后的生活,如果没有大病,每月收入在2000~3000元左右就以及可以满足正常生活和娱乐了,比如在江西地区退休的人,一个月能有3000的退休工资,就以及算比较多的收入了,因为江西地区的的退休福利在全国的待遇中都不属于高水平的地区,平均每月的退休金只有2500元/月左右。
总结
国家开始实行社会福利保险,就是为了老百姓们可以在退休之后可以有更多的生活保障,毕竟年纪大了还出去工作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比如现在很多在城市中打拼的农民工兄弟,60多岁还在工地上辛苦工作,就是因为年轻时候没有缴纳社会保险。所以不管选择什么种类的工作,一定要记得缴纳社会保险,这是国家为我们提供的一个福利,不要错过了,才觉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