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父母经常对孩子诉苦,会让孩子生活在“负罪感”中,很难真正幸福
2021-07-02 17:48  浏览:4783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从小就经常听奶奶说的一句老话就是“养儿为防老”,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供养孩子吃喝,上学,帮孩子带孩子,就是为了等自己老了让孩子为自己养老,不仅古人存在很强的“养儿防老”的意识,就连我们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也依然继承了古人“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


小高就是如此,小高家的家庭条件很一般,还要还房贷,又要供养孩子上学,因此,小高和老公都很努力的工作,小高经常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还要做饭,帮孩子辅导作业,而孩子的学习成绩中下等,很是让小高苦恼不已。


小高经常对孩子说:“爸妈每天都很辛苦地挣钱,给你买爱吃的鸡腿,汉堡,你可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有好的工作,挣了钱记得要回报爸妈,舍得给爸妈花”。


吃饭时小高把盘子里的肉都夹给孩子吃,对孩子说“多吃点,肉很贵,长大后,你挣钱了也要给妈妈买肉吃,知道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爱就是要付出奉献,用自己内心的力量去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而很多的父母表面上看似很爱孩子,其实却是另有目的,想要拿自己现在对孩子的付出来换取孩子将来为自己养老,是一种交易。


父母经常采取何种方式让孩子产生“负罪感”


“家里没钱,钱都给你花了”


孩子放学回家后,对妈妈说“妈妈,朵朵今天新买了一条漂亮的连衣裙,你也给我买一条吧”,妈妈冷着脸对孩子说“家里没钱,钱都给你花了,还想要买裙子”,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产生一种负罪感,觉自己很对不起爸妈。


“妈妈为你操碎了心,你怎么考这么点分”


孩子拿回了考试的试卷,妈妈看到后大发雷霆,冲着孩子一通大呼小叫,“妈妈每天给你洗衣做饭,接送你上下学,给你买玩具,为你操碎了心,你怎么就考这么点分,你这样对得起辛苦供养你的父母吗”。




“你吃吧,妈妈不吃”


一家人共进晚餐,妈妈把孩子爱吃的鱼,不停地夹到孩子的碗里,孩子看到后就也把鱼夹到妈妈的碗里,而妈妈不仅没有觉得很欣慰,反而对孩子说“你吃吧,妈妈不吃,鱼挺贵的,你在长身体,等你长大后,挣钱了,也要经常给妈妈买鱼吃哦”。


“你知道买这些玩具,是妈妈多少天的工资吗”


一个小男孩在和妈妈一起逛超市,男孩看到遥控小汽车,就拉着妈妈的手,非要让妈妈给自己买下来。


妈妈就很生气对孩子说“你知道你每天要花多少钱吗?你知道这个玩具要花妈妈多少天的工资吗?你知道妈妈工作有多辛苦吗?你就不能少花点钱,不要买玩具吗”。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无意见的行为和语言,都是对孩子的一种教育,并且会给孩子留下终身的烙印,而影响孩子的一生。




生活在“负罪感”中的孩子,会出现哪些影响


觉得自己是父母和家庭的负担


父母经常嫌弃孩子花钱,对孩子说“家里的钱都让你花了,你知道爸妈挣钱有多辛苦吗”等这种话,可能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来说不以为然。


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妈妈经常说的这些话就会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海中,并影响着孩子的人生观和性格,同时更会让年幼的孩子认为自己是家庭中无用的人,只会给父母和家庭带来负担。


自卑感强


当孩子内心产生负罪感后,便会随之延伸出一种自卑感,别的小朋友都有的玩具,自己不敢要求妈妈去给自己买,自己想要吃的零食,也不敢张口说要吃,孩子的内心当中总会感觉自己和同学们不是一类人,自己很卑微。




认为父母不是真正爱自己,而是“另有所图”


当孩子听着妈妈不断地重复地“长大后,挣钱了不要忘记爸妈”,“这些玩具都给你买,等爸妈老了,要给爸妈养老,知道吗”。


年龄稍微大一些的孩子,尤其是到了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就会认为父母不是真正的爱自己,而是另有所图,指望着自己将来给他们养老,为他们争光。


爱因斯坦曾说唯有爱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甚至超过责任感,其实很多时候父母缄口不言,不对孩子做出任何的要求,不经常向孩子提出养老的要求,孩子内心很明白,孩子都会把父母为自己的付出,给予自己的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为爱付出,将来会得到孩子更多的爱


为孩子买东西,削弱价钱的存在感


给孩子买东西时,不要只看价格,要削弱价钱的存在感,当孩子想要的物品已经超出了家庭预算或者自己家庭经济能力时,不要训斥孩子,不要给孩子制造负罪感。




而是要巧妙地化解,对孩子说“我们需要一起攒钱,等攒够了再来买好吗?”,这样不仅可以告诉孩子,不要为了面子而去盲目消费要量力而行,更会让孩子知道,想要的东西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


不向孩子夸大生活之苦


不要经常把工作和生活的困难和挫折进行夸大和延伸讲给孩子听,这样只会加重孩子的负罪感,并且让孩子产生对生活和工作的恐惧感,降低孩子的幸福感。


不要被“养儿防老”的观念束缚


抛弃养儿防老的观念,发自内心地去爱孩子,去付出、去关心孩子,而非整天计较金钱,计较自己为孩子付出了多少,就应当让孩子考高分来回报自己,将来为自己养老。




当父母带给孩子过重的负罪感时,就会让孩子的思想产生扭曲,不仅不会为父母养老,还会以自残的方式来伤害自己,讨厌父母,讨厌家庭,只有真正单纯的因爱而付出和奉献,才会让孩子感受和体悟到父母的不易,用自己的爱来回报父母。


今日话题:你对孩子说过让孩子将来为你养老的话吗?欢迎下方留言交流。


发布人:8168****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