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 头发白了
睡意昏沉
当你老了 走不动了
......
别担心
西城社区养老给您晚年稳稳的幸福
西城位居首都功能核心区
区域人口呈现
老龄化、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的特点
养老服务需求旺盛
如何让老人过上舒心、暖心的晚年生活呢
西城区构建了以居家为基础
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
为老人提供就近精准化的服务
家门口的养老驿站 解决老人烦心事
腿脚不方便,买菜下楼都困难;胳膊疼,抬着费劲,洗澡不好洗;……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带来诸多生活不便,现在,西城区养老驿站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帮老年人解决了生活中的很多烦心事。
干净舒适的养老服务驿站
在三里河二区的养老驿站,社区居民李奶奶在驿站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为老伴儿朱爷爷预约了上门洗头服务。
养老驿站能为社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料、短期照料、日间托养、家庭照护等照护服务,同时,也有居家助餐、助洁、助浴、助医、修脚、理发、按摩、康复护理等生活服务,种类较全、内容专业,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去驿站接受专业服务,也能在驿站预约服务后请专业人士上门服务。
养老驿站设施配套齐全,住着舒心放心
回到家,李奶奶迎接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小刘进门为老伴儿服务,小刘认真小心地为爷爷洗头,中途还不忘随时关心询问爷爷水温、力度是否合适,手法是否舒服,李奶奶连连称赞。
为老人提供上门理发
还有相当多的老年人选择了直接在驿站接受专业人员服务,谈奶奶在和家人商议后,选择每周二、周四在汽北驿站接受“日间照护”服务。谈奶奶说:“驿站设施齐全,服务很好,又有同龄人一起能聊天,心情比较放松。”
目前,西城区按照“每两万名老年人建设一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规划,先后建成并投入运营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49个,街道养老照料中心27个。养老机构辐射社区居家的功能正在拓展中。
养老驿站的日间照料室
街道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以及具有辐射社区居家服务功能的养老机构可以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料、短期照料、日间托养、家庭照护,居家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精神关怀、教育培训、志愿服务、信息管理、健康指导、文化娱乐、上门送药、远程诊疗等服务,构建了“三边(周边、身边、床边)三级(区街居)”就近养老服务商圈”。
老人们一起参加驿站活动
养老家庭照护床位 把机构“搬进家”
中心城区,养老机构床位紧,供应量不足;老年人养老不想离家,希望人熟环境熟心里才踏实;想得到质优价廉的养老服务,如此现状怎么破?
居家养老设备“样板间”
为缓解全区养老机构床位紧张的现状,西城区创建了“养老家庭照护床位”服务模式。家庭养老照护床位依托就近的养老服务机构,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配置必要的基础设备,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综合照护管理、专业照护服务、居家安全协助、家庭照护支持等,帮助老年人及家属解决居家照护难题。“养老床位搬进家”,让居家的老年人享受养老机构的专业性服务。
养老床位搬进家,享受专业服务
年过八旬、半身不遂的姜奶奶属重度失能老人,卧床已十余年,由住家保姆照护。作为月坛街道首批“养老床位搬进家”体验者,姜奶奶较先感受到这一政策为自己带来的便利。在姜奶奶家里,可升降的养老床位和棕色的“助起沙发”非常显眼,尤其是助起沙发,厚度约40厘米以上,表面质感柔软,弹性很足。在姜奶奶的“操纵”下,沙发下端的“脚蹬子”可以慢慢上升,将老人的小腿抬起来。姜奶奶说,自从家里有了高科技的床和沙发,身上的褥疮消失了,因“用力过猛”带来的皮外伤也基本没有了。
紧急呼叫装置
除养老床位和“助起沙发”,还为姜奶奶家里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安装了呼叫器、红外线测试仪,配备了腕表、定时药盒、血压计、扶手、夜灯等智能化用品。据了解,这些设备不仅可以记录并上传老年人的生活状态数据,方便家属和工作人员随时查看,智能手环还有一键报警功能,一旦发生意外或者老年人有需要,工作人员几分钟就能上门。像姜奶奶这样的身体状况,除了必要的设施设备外,还可以享受相应的专业照护服务。
适合老人用的筷子
养老家庭照护床位不只是一张床,而是针对不同的老年人提供的综合性照护服务,由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管家对服务对象进行综合评估、制定方案,协议约定,按需服务。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对接老年人的刚性服务需求,减轻综合性照护的购买压力。同时,养老家庭照护服务,可提供专业性的技术指导、智能化的监测预警,必要时还可以得到养老管家的协助。
适老化改造
2020年,养老家庭照护床位服务在全区进行全面推广,出台了《西城区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暂行办法》,明确了家庭养老照护床位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补贴标准。目前,实际居住在西城区,年满60周岁的重度失能或重度残疾老年人、中度失能或中度残疾老年人、80周岁及以上高龄且独居老年人、有意愿申请家庭养老照护床位的老年人,都可以申请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审批通过后,会有专业机构上门为申请者进行需求评估,并依据实际情况选择为家庭养老床位提供24小时健康管理和远程监护服务,实时掌握照护对象的健康状况,并根据健康评估报告提供照护管理、生活照料、专业照护、安全协助、医护服务、心理疏导、喘息服务和技能培训等服务。
适老化改造
自2020年起,西城区家庭养老照护床位预约服务将连续开展3年,每年计划签约家庭养老照护床位1000张。目前,西城区建设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已达1979人,其中重度失能1806人,中度失能94人,高龄独居79人。养老家庭照护服务,按需对接服务,一人一档,一户一册,为老年人及家庭提供了有力的照护支持。
高龄独居老年人 巡访服务让人安心
“王奶奶,您要的家具配件我们买着了,我一会儿给您安装方便吗?”经过老人的允许,陶然亭街道居家养老巡视探访服务小组的高威和同事上门服务,顺利为王奶奶安装好家具配件,又和她聊了会儿家常,叮嘱她注意身体后离开。
居家养老巡视探访服务
西城区目前1489位高龄独居老年人正在接受巡视探访服务。家庭缺乏有效的陪护,导致此类老年人生活中呈现实际困难多、安全风险高,孤独感强的特点。
2016年,西城区创建“高龄独居老年人巡视探访服务”模式,将有需求的独居、高龄以及其他困境的老年人作为巡视探访服务对象,由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或专业的团队通过入户探访和电话探访的方式进行定期巡视探访,帮老年人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同时,针对老人们在“健康状况、精神状态、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煤水电使用安全”等方面进行记录评估。小组人员手机24小时开机,最大程度保障老年人居家养老舒适性及安全性,协助解决高龄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困难和问题。
定期巡视探访,帮老年人解决生活困难
“目前我们巡视服务队队员共服务200余位老人,保证每人每周至少电话或上门巡视一次。针对部分重点老人,巡视频次会更高。”高威介绍,除去生活需求,精神慰藉也是服务队关注的重点,尤其针对孤寡且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服务队队员会定期接受专业技师的培训,从老年人心理健康、身体照护方式、突发疾病抢救、养老助残设备设施使用等多个方面进行学习和演练,其中,老年人心理健康培训是近一两年培训学习的重点。
入户探访
2021年,根据全市的工作部署,西城区将依托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进行网格化管理,将巡视探访服务对象扩大到基本养老服务对象,特别是失能失智重度残疾老年人,提供上门巡访、政策咨询、资源介绍、服务转介等照护管理,进一步推进基本养老服务普惠化。
“养老顾问” 老人的健康“军师”
“66007070——”辖区刘女士尝试拨通了西城区线上养老顾问的电话,对自己希望了解的养老信息进行咨询。北京通养老助残卡怎么办理?到80岁以上老年人可享受什么补贴?老年餐价位多少需怎么订购……一个个问题都得到养老顾问专业清晰的解答。
AI养老,老人用智能设备听京剧
很多老人因多种原因对身边各项养老服务资源不了解、不熟悉,这种情况导致老年人无法享受到适合的养老服务,“养老”作用大打折扣。
在老年餐桌就餐的老人们露出幸福的笑容
为解决老年人遇事无人问、政策吃不透的困境,西城区首创“养老顾问”专业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对600多名社工、老龄专干、养老机构负责人进行了系统培训,同时在15个街道、263个社区、所有养老服务机构设置线下养老顾问点。同步开设了线上养老顾问,实施分级网格化管理,分级分类培训,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方式、政策解读、康复辅具使用等咨询和指导服务,还有服务资源介绍、养老服务转介、养老方案策划等服务。
老人在养老服务驿站工作人员的照料下赏花喂鱼
专业养老顾问的设立,就是希望能打破养老服务资源信息不对等,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咨询服务和选择空间。将好的政策保障,真正落实在老年人身上,助老年人晚年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在咱西城
您所能想到老年人的幸福景象我们都能找到
个性化的服务
让老人生活更加舒心
西城区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让每一位西城老人
都可以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文字:郭晶 姬松浦
图片: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