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数字养老”,农村空巢老人的无奈选择?
2020-12-03 11:54  浏览:472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数字养老”


近日,微博上一则“老人现金交医保被拒”的消息引起广泛争议,工作人员告诉老人,“不收现金,要么告诉亲戚,要么你自己在手机上支付!(就)这两个方式。”


其实,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农村老人因为没有智能手机或者不会手机支付,医院里,集市上,经常被各种拒绝甚至是遭遇鄙视,成了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社会问题。

国务院办公厅随即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支付机构和网络平台优化注册和支付流程,打造大字版APP,提升易用性和安全性,保障老年人能够网上支付。


这倒“冤枉”了支付机构和网络平台。网络平台的支付系统和流程,其实从一开始就尽量做到了优化、简化和科学性,不可能预设对用户的“三六九等”,技术面前,人人平等。至于能否针对老人开发大字版的APP,我觉得不是问题的核心,核心在于老人是否拥有继续学习的能力,以及能否培养起使用习惯。

就算是按照那位工作人所说,找“亲戚”来帮忙,恐怕更难以做到。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年轻孩子大多数都到城市和企业打工了,农村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保守估计也有1亿多人,这些老人怎么养老,靠谁养老,未来将成为很大的社会症结。



靠“儿女养老”已经不现实。即使把城里的年轻人全部“逼”回农村,一对年轻人可能要面对赡养四到八位老人的窘境,其中一个老人的健康出现问题,全家就会乱套。所以,无论是经济还是生活方面,到时候想拖累儿女都拖累不上!

最可能的,就是自己管自己——自己做饭,自己看病,甚至是自己继续赚钱养老。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双手去操作,无论模拟的,还是数字的,都得学会。


十年前在车祸中失去儿子儿媳的那位老人,为了抚养、辅导刚上小学的孙女,不得不学会了用手机学习,手机购物,手机找零活儿,慢慢把自己“培养”成了深度网民,满口新名词儿。这样的转变,不仅让自己重新接受了一遍学历教育,还在知识的学习中重新收获了乐观、自信和对生活的期望。


数字养老,是未来最可能的养老方式。依靠互联网,老人们可以方便地交流、购物,甚至可以继续发挥余热,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网上打零工,力所能及地做些自己喜欢的工作,获得回报的同时,充实和提高退休后的生活。

试想,假如一位老人不慎摔伤,是否忍心让每天都忙于上班的儿子儿媳请假来医院照顾自己呢?不妨在手机上发一零活儿,让平常一起玩耍的老姐妹、老邻居来医院照顾岂不更方便、更省心?



数字社会,老年人比年轻人更有必要学习,并且马上就能体验和享用到学习的成果,也不辜负在夕阳余晖的照映下,为自己的人生再绘一幅金黄灿烂的画卷!



发布人:4fc3****    IP:139.201.4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