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大家觉得养老金用什么方法上调合适?我觉得应该调整挂钩调整方法
2020-12-03 11:57  浏览:97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在讨论采用什么方法上调养老金比较好之前,我们得先了解一下眼下的养老金上调方法。

现在的养老金上调方法,基本做到了企退人员和事退人员采用相同的上调方法。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养老金上调方案我都看过,仍旧有上海、山东、四川等省份是企退和事退分开调整,也有5、6个省份对企退人员进行了适当的照顾。

现在的养老金上调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步:分别是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我大体说说这些方法并顺带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定额调整

定额调整就是大家都上调一样的金额,只要符合条件的人,不分身份属性、不分年龄、不分缴费年限、不分养老金水平,统统都是上调同样的金额。

这个阶段就是大锅饭原则,如果养老金就这么一个调整方法,那肯定不合适,历史已经证明,吃大锅饭是没有前途的,平均主义无法激励勤快的人,也无法“惩罚”懒人。

但是这个阶段仍旧要保留,不能完全按照多缴多得或者其他方法上调,因为这不是纯粹的投资,养老金还带有社会保障属性。这样可以保障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低的、养老金水平低的人的权益。

这个阶段金额越高,养老金低的、缴费年限短的相对收益高。

二、挂钩调整

挂钩调整就是与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个人养老金水平挂钩。在这个阶段,谁缴费年限长,谁养老金高,谁就涨的多。

很多省份也会控制这个阶段的上涨比例,目的就是不希望养老金高的、缴费年限长的人涨的太多。但有的省份上涨比例就高,那么养老金高的人以及缴费年限长的人会非常开心,因为他们涨得多。

在这个阶段,你会发现谁最赚便宜?没错,体制内退休的人。他们的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很长,平均得有二三十年。再者,他们的养老金平均得是企退人员的2-3倍(不接受反驳)。所以说,如果这个阶段不加控制,上涨比例较高的话,那么最后就是贫富差距加大。

所以说,这个地方是最应该调整的地方,企退和事退应该区分对待,因为他们两者在退休时由于养老金计算方法不同,已经制造出不公平了,那么每年在原来不公平的基础上采用相同的上调方法,还是不公平。

这方面,也有好几个省份照顾了企退或者低收入人群,以北京为例,在与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时,会限制养老金较高的人的涨幅,但与缴费年限挂钩时并无限制。这种思想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目前来说作用有限。


三、倾斜调整

这个阶段主要是对高龄人员、艰苦边远地区人员以及军转干部进行照顾。这个地方其实争议不大,因为谁都有老的一天,一般也没人愿意去艰苦边远地区。

除此之外,个别省份还会对一些特殊情况进行特殊照顾,这个一般也没什么争议。毕竟受照顾的人占比很小,而且人家也的确是特殊情况。

四、总结以及题外话

综上,目前的养老金调整方法大框上是可以的,但是挂钩调整这个地方似乎应该调整,最好能体现控高保低思想,不过,这个很难。

关于企退人员和事退人员退休时核算养老金的双轨问题,这个已经有解决方法了,2014年10月1起,机关事业单位也开始缴纳养老保险了,新人退休后的养老金核算方法和企业职工(含灵活就业人员)完全一致,就是看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

可是,新的双轨制又出来了,机关事业单位有职业年金(单位交8%、个人4%),强制缴费,而企业的企业年金(单位交8%、个人4%)不是强制性的,所以也只有国企和极个别企业才有,大部分民企、外企是没有的。

不过,虽然养老金核定方法一样了,但是养老金上还会有差异,因为大家的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肯定不一样,企业太不稳定、企业还经常不给交社保或者压低社保缴费基数。但是这个就不没什么好抱怨的了,毕竟方法已经统一了,谁有本事谁进好单位。(以前的养老金双轨制是核算方法不一样,所以退休后养老金差距巨大。)


发布人:4fc3****    IP:139.201.4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