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三农,新农道说三农事,大家好,我是林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在农村,独居老人开始增加,以后靠子女养老靠得住吗?答案来了”
#养老#文/林路
生在农村的我们都能看到一些问题,林路是一个地道的农村人,生长在中西部农村,年轻的时候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向往城里的生活,只要有机会都会去城里就业。回村这几年,林路也看到了家乡的变化,相比以前,现在的生活条件的确变好了,许多村民也在老家盖了房,并买了小车,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但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因为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无论是老家还是其他的村庄现在都出现了一个现象;“大量的人口转移到了城镇,一部分村庄也出现了空心化、老龄化的现象”。
在许多农村,现在独居留守的老人也比之前增加,这些老人大都是六零后和五零后,他们的生活也比较简单,每天都在地里干些农活,种一些蔬菜供自己食用,子女们现在已经在城里定居生活,也有的子女长期之外务工,很少回到家乡照看父母。
这些老人的生活现状也让人很揪心,由于子女长期在外务工,身体出现问题也不敢和子女说,大多数老人都是自己照顾自己。子女比较孝顺的也许会请假回来照看,如果不孝顺的话,对老人也是不管不问,兄弟姐妹多的还互相推托。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赡养孝顺父母是一种传统美德,每个子女都有赡养父母的责任,生儿养老也是传统思想。如今在农村地区,独居老人是越来越多了,按照这样的情况,以后独居农村的老人靠子女赡养还靠得住吗?这个问题值得大家去探讨。
说实话,现在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还是要靠子女赡养,在老一辈的心里,最有用的养老方式就是靠子女赡养,因为农村老人和城镇老人不同,城镇老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有正式职业,老了也会退休,每个月也能领取养老金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
但农村许多老人并没有这样的福利,就说说现在的五零后和六零后,这两代人基本都没有缴纳养老保险。虽然说每个月能够领取一百多元的基础养老金,但在日常生活中,这一百多元的养老金也只是杯水周薪,所以,这两代人最终也只能靠子女养老,没有其他的办法可行。
但要说以后的话,林路认为,养儿防老这种想法是不靠谱的,现在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许多人已经不支持养儿防老这种做法了,更多的人选择自己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未来的几十年,社会的发展也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物价飞涨,生活压力变大之后,子女想孝顺也是有心无力,所以,养儿防老这种想法根本就不靠谱。
从目前的情况和以后的发展趋势来分析,林路认为,在外务工的农民兄弟在没有进入老年之前,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现在可以好好规划自己的老年生活了。在外打工的同时可以缴纳一份养老保险,到了六十岁之后,每个月也能领取一定数额的养老金,老了也不用给子女增加负担,这样做也是可以的。
最后提醒大家,无论是农村的六零后还是七零后,现在可以规划自己的老年生活了,为了让自己老有所依,大家可以积极参与我国这几年刚建立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大家可以根据不同的档位进行缴纳,这样一来,以后老了也不用靠子女赡养,自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渔人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