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科普心理学知识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在很多方面观念和之前都大有不同,因为吃饱穿暖才不是每个人的基本追求,人们更希望的是精神上的交流,即使二胎政策已经开放,但是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再生孩子,因为既然生了就要对这个孩子负责,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他们不想再承受这份劳累。
我国老龄化的趋向日益严重,到2017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达到了2.41亿,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有的人预期到2050年可能我国老人的数量会突破5亿,这对于社会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这一代的老人一般都是70后,他们的孩子大部分都是90后,思想观念先进,而且是伴随着网络出生的一代,在他们身上你丝毫看不出来中国人传统的传宗接代的倾向。他们更加注重自我的提升,希望花更多的钱和精力在自己的身上。
有的人开玩笑说70后是最不幸的一代,在他们出生的时候吃不饱穿不暖,上学的时候还要面临巨额的学费,所以很多人因此上不了学,当他们读大学的时候又开始普及义务教育,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非常不公平的,参加工作还要自谋生生路。在年轻时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要赡养自己的父母,好不容易等到自己老了却要面临养老的问题。
因为90后大多数都是独生子,他们将来要面对的问题就是两个孩子同时赡养双方的四个父母,对于他们来说压力无疑是很大的,所以70后的养老成为了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他们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女太过于操劳,所以只好自己想办法能够安享晚年,又不给自己的子女带来太多的负担。
所以怎么养老成为了他们每天思考的问题,就像之前的一位陈先生,他今年已经50岁了,那个时候他是属于从农村走向城市的中产阶级,如今从事的是国企的管理工作,和很多人相比他已经很幸福了,因为起码他退休之后有固定的工资。
所以他描述的晚年生活是这样的,他希望能和自己的老伴住到一个各方面条件设施都比较好的养老院内,起码要有基础的医疗服务设施和健身设施,最好要有一位保姆能够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同时还可以和同龄人一起下棋打牌,做运动。
如果他们这一代一直保持的是之前的观念,那么他们一定会依靠自己的子女养老,但是随着时代的影响,他们都了解到自己的养老方式必须要发生变化,因为仅仅依靠自己的子女来养老可能是不现实的,所以他们必须给自己安排好后路。
所以对于整体的社会大环境来说,以后养老机构可能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这种专业性的机构能够帮助老人在晚年的时候依然保证生活质量不会降低,从长远来说,这可能是之后非常流行的养老趋势。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他们也不会放任中国老龄化的趋势一直保持增高的状态,所以对于机构养老,政府也是会做出一定的努力。只有整个社会的养老服务质量有所上升,自己才能够放心地把自己的父母送到这些养老机构,否则他们自己也会觉得愧疚了父母。
不管什么时候,老人和子女之间一定是会有代沟的,可能住在一起会因为生活中的琐事整天争吵,不如去养老院和更多同龄人一起交流,每天过的还比较开心,这样也有利于身心健康,可能活得更久一些。
自己去养老院养老,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一个大趋势,并不是子女不孝顺,相反可能是子女更加全面地为父母思考,才会做出这个决定,所以作为老年人思想一定要足够开放。所以对于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以下几条建议。
首先就是要做好思想准备,在年轻的时候要注意锻炼,养好身体,在养老院的时候才不会过多的麻烦别人,这样就能有更多的实现和同龄的人在一起做娱乐活动。其次就是一定要有自信准备,因为在社会上生存无论任何时候都离不开钱。最后就是要做周全的考虑,如果不能接受养老机构的话,就要准备其他的方案,毕竟不能流落街头。
养老问题其实是社会上的一个大问题,这是很多家庭都要普遍面临的问题。那不仅要靠社会努力,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思想也要有所转变,不论怎样自己过得开心就好,不要给自己的父子女添加太多的负担。
作者 | 霍妮编辑 | 我们参考资料: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各位看官好,我是霍妮,假如看我的文章让您觉得脸上有光,说出去倍有面子,不妨留下您的点赞和建议,我都会看,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