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2017年改回国籍的杨振宁,只是为了养老?你看过他对我国的贡献吗
2021-06-16 17:14  浏览:797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千古三旋律,循循谈笑中;耄耋新事业,东篱归根翁。


2017年,已经90多岁的杨振宁突然宣布:放弃自己的美国国籍改为中国国籍,同时加入中科院成为院士。这则消息在被媒体报道后,随即也是引来了网友们的谩骂。“取了个孙女不说了,现在还要名正言顺地回国养老?”“目的如此不纯,难道我国要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时间还要回到2004年12月24日,杨振宁教授与翁帆女士在汕头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前者82岁后者28岁。本来就颇具争议的杨振宁教授,加上这对“忘年恋”的诞生,再次引来了无数人的猜测,“难道还真有这样硬往上凑,没有骨气的人”等等。


在品史君看来,人的一生难免十全十美。包括钱学森等人冲破阻力回到中国,与杨振宁等人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仅凭这些东西就可以作为一个人的“有罪推断”吗?那些所谓的键盘侠,不明真相,只抓着杨老的国籍问题说事,你也不看看他对我国的贡献有多大。




文化桥梁


新中国在建立之后,中美双方未能实现正常交流。在麦卡锡主义盛行之下,许多前往中国的留学生都被限制在了美国。因为未能归国,杨振宁决定加入美国国籍,认真从事研究。在他眼里,学术成就上的突破一定会带动政治地位的提高。




1971年,美国的禁止前往名单中抹除掉了杨振宁的名字,随即他动身回国。这对他来讲,这是冒着很大的风险。禁止名单刚刚取消,杨老就这样做,难免会引来他人的怀疑。面对言语威胁,杨振宁不为所动,每年都会回国一两个月,只为回到华夏母亲的怀抱。


双方两眼一抹黑,杨振宁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在他个人的努力下,我国对美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有了全面了解。同时在美国进行讲课的过程中,杨振宁不断宣扬中国的文化,改变他们对的固有认知。在他的努力之下,两国于1979年顺利建交。




教育事业


在美国生活的这段时间,杨老一直默默支持着我国的教育事业。首先就是研究粒子加速器方面,这一研究进程被杨振宁教授制止,同时建议引进一些科研设备。当然这并不是空口号,他卖掉了自己在美国的居住房,并将资金全部交给了我国。你以为就这些吗?




国家需要发展,培养人才是关键,如何培养?教育必然是放在首位的。杨振宁教授为了推动我国教育业,带领自己的团队牵头在清华大学成立了研究院。在科研资金筹备方面,他说服了美国的财富大亨詹姆斯·西蒙斯为大学捐款,加上其他捐赠,总共超过了20亿。


这些仅仅是财物,杨振宁还动利用自己学术界的声望,劝说无数科学家来到中国。比如知名的姚期智、聂华桐等等,全部来到清华大学从事学术研究。顶尖人才智慧的相互碰撞下,这对中国的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难道不是一种间接推动吗?




品史官说


有的人说杨振宁回国是为了养老,他在和翁帆结婚之后,将夫妇存款近200万美元捐赠给清华。他们所住的房子,装修普通陈设简单,与一般平民的家没有任何区别。如果真的是为了养老,那为何还要放弃这些物质金钱?翁帆现在和杨老在一起又是图什么呢?




退一万步讲,杨振宁教授在美国的待遇难道很差吗?说到底,对世界物理学界最伟大的科学家不是我们普通之辈所能评判的。他们都是非常爱国的科学家,他们的研究成果、学术财富足以让我们珍惜。如何尽快掌握老一代科学家研究的学术成果,这才是我们思考的方向。


我是品史君,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也对历史感兴趣,不妨我留个关注。


发布人:fac4****    IP:106.39.85.***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