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兄妹三个,家庭条件也都不错,父母年龄大时,就不想让父母独居了,于是便找了一家养老院,因为我们看到哪里明窗净几,伙食条件也不错,有不少的老头老太太每天都聚在一起聊天打牌,生活悠闲又有伴儿,应该会远离寂寞,不像在自己的家里,只有父母二人,还会时常绊个嘴儿。
把父母送去养老院,绝不是我们做儿女的不孝,而是感觉那里的条件比家里还要好一点。就这样父母以每月6000元的生活费用,住进了这家公办的养老院。
不到一年的时间,首先提出离开养老院的是父亲,因为他实在吃不下哪里的饭。刚开始还好,越来越感到没有变化,实在不对胃口。就这样父母又搬到我们家里,之后又听父母说了一些养老院的不是,因为已经离开就没放在心上。
前几天刚好我同学的父亲也从另一家养老院离开了,我和老爷子便聊起了养老院的事儿,不聊不知道,老爷子口中的养老院,还真有点鲜为人知的事儿。
他说:在养老院养老的人可以分为4个等级……
1、有儿有女的,又能经常去养老院看望父母的人,他们属于待遇最好的一类。这类人在养老院的待遇是最高的,很简单,因为儿女经常去,老人在那里遇到的不愉快,都会得到及时的解决。哪里的护工对这类老人也不敢怠慢。
2、有儿有女,可儿女不经常去,但打个电话就能召之即来。这类父母在养老院的地位是第2位,说白了就是家里有人,有人为你撑腰,有人为你诉求,别人也不敢拿你怎么的?护工一般也不敢轻易怠慢。
3、有儿有女但不在身边,多数孩子在外地,父母有点小事一般也不会及时赶到现场。这类父母在养老院属第3类地位,很明显,能支撑自己地位的儿女山高水远,别人很容易不把你放在眼里。
4、无儿无女,在养老院完全靠自己的父母属最底会的人群。这个群体在养老院的地位是低下的,因为他们即便有了不公正的待遇,也很容易被蒙混过关。
最后,老爷子又说道,人进了养老院,你的生活质量完全取决于护工。如果你没有丧失生活功能还好,因为你什么都能自理。最苦的就是那种丧失或部分丧失生活功能的人。因为护工面对的不是一对一服务,面对那么多服务对象,就目前的条件和待遇,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就会出现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这也是很多老人想离开养老院的原因。
如果在自己的家里,自己的儿女无论如何也会胜过护工的服务。最后老爷子感叹道:这人哪,一定要有个好身体,有一个好身体,你无论在家,还是在养老院,你基本上都能照顾好自己,但是如果你丧失了部分生活能力,要靠子女,靠护工时,你的生活质量就会大打折扣,你拖累别人的心理压力就会越来越重。
老爷子还特别强调:有儿有女的养老一定胜过养老院。
昨天听母亲说,她的一个老同事,每月4000元费用住进了一家养老院,现在也是吵着要离开……看样子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儿女,都到了要认真面对老龄化社会,认真对待养老这个社会化问题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