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刚刚和大家一起分析了明年的养老金会不会继续上涨,6月30日,人社部就公布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此次人社部公布的社会保障事业“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地给出了未来养老金上涨的趋势,养老金至少“连涨四年”,不是梦想。
这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推进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动调整,综合考虑物价变动、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基金承受能力以及财力状况等因素。
换句话说,就是未来的养老金是否上涨,主要从四个方面来看,1.物价是否调整,2.职工平均工资是否上涨,3.社保基金的结余能都承担养老金上涨,4.国家财政对社保基金的补贴力度。接下来,逐条分析。
1.物价上涨
每年的养老金上涨,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抵御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用调整部分的养老金,弥补物价的上涨。那么也就可以这样理解,物价的涨幅,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决定了养老金的涨幅,物价上涨,养老金必然会上调。
近些年的养老金整体上涨比例,基本上都超过了物价的调整,最次也是与物价调整处在一个持平的状态。之所以部分退休人员,认为自己涨的养老金没有“跑赢”物价,是因为个人参保年限和缴费档次偏低造成的,大部分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上涨,还是“跑赢”物价的上调。如果养老金上涨,没有“跑赢”物价上调,那么养老金也就失去了上涨的意义。
2.职工平均工资上涨
职工的平均工资和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处在两条平行线的基础待遇,但都是基于物价之上。如果物价调整,平均工资也会随之上调,这就和养老金上涨是一个道理,因为任何一个群体,都要面对生活中的物价。
假设养老金每年都按不同比例上涨,在岗人员的平均工资停留在原地,那么年轻人该怎样面对高物价的工资的生活。反之也是一个道理,平均工资不算上涨,养老金却无动于衷,怎样才能保障退休人员的生活。所以,两个基础待遇都是建立统一标准的物价之上,也就也到了一个相辅相成的作用。简答地说,就是在相同的物价面前,养老金上涨,平均工资就会调整,平均工资上调,养老金也不会停滞不前。
3.社保基金的承受能力
也就是说社保基金,在保障养老金能够正常发放的前提下,才能考虑承受养老金上涨部分支出,如果发放的都面临困难,何谈上涨。但社保基金能否承受养老金上涨,这一点大家不需要担心,因为目前社保基金的结余超过了4万亿,所以在养老金上涨支出方面还是比较有保障的。
4.财力状况
这里的也就是指财政对社保基金的补贴,有人会说,养老金基金结余4万亿,还需要财政的补贴吗?当然需要,退休人员数量增加,人均寿命的延长,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对于这4万亿的结余都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保障社保基金的正常运转,国家财政每年都会向社保基金进行不同额度的补贴。以去年为例,中央财政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高达5800多亿元。
为什么说,养老金至少“连涨四年”
“十四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实施时间是从2021年-2025年。今年是实施的第一年,那么到2025年还有4年的时间,稳步提升养老金水平又在规划当中,所以说未来的四年养老金连张不是“梦”。
对此,你有哪些看法,欢迎交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