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不要想着要孩子,选择做丁克,是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而选丁克,年轻时生活将更加潇洒,而当年老时,身体不再灵便,便会明白可靠的人是多么重要。"你不养活我,房子不给你你",丁克女要求养活的外甥被怼。
“你不给我养老,房子就不给你”,丁克女要求外甥女照顾遭回怼。
杨小姐的小姨子年轻时嫁了一对,结过两次婚,都没生孩子。姨妈的生活一直过得很潇洒,吃喝玩乐什么也没耽搁,她的生活状态与她常挂嘴边的“人之自由与心灵的解脱”的确十分吻合。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杨女士的小姨夫不幸因病离开了这个人世间。
60多岁的姨太太也由于自身得病的原因不得不长期在医院接受治疗。而且姨太太没有儿女,在这其中杨女士的妈妈也已经去其哥哥所在的城市帮助照看小朋友。在这个城市里,同样作为最亲的外甥女,杨女士没办法只能到医院来照顾她,奔波劳累于工作和照顾姨妈这两者之间,渐渐的感觉到心力交瘁,实在是太忙了。
曾经,小姨也给杨女士发过消息说回家来取换洗衣服,而杨女士却要为女儿开家长会,晚到医院。小姨妈发作了,说杨太太不孝顺,是她的累赘。并且说:“你没有给我养老,房子不给你。杨女士真是气坏了,没忍住就跟小姨顶嘴:“你年轻时崇尚丁克,除了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是到处游荡,根本没有对姥姥姥爷尽孝。
现在自己老了,自己又生病了,逼迫着我这个做外甥女的要尽到如同亲生子女般的义务,更过分的是用这套房子来恐吓我,难道你真的觉得我很在乎这套房子吗?要不是看你是我的小姨这层关系,我才不去伺候你呢?”不得不说,杨女士的回怼实在是太厉害了。
因为,丁克一族的话,如果想要在他晚年的生活的顺顺利利的话,就要提前考虑好这一切所带来的的后果。但其实丁克也是个人的生命选择,别人也没资格过多的去评论些什么。但是人走的时候有老的时候,既然选择了做丁克,就要考虑人老多病时该如何安排生活,尽量不给身边的人增添太多的麻烦。
第一、到老人手中要有一定的经济储蓄,以支持老年生活所需。与此同时,也要和亲近的人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样即使将来真的到了不能移动的地步,亲近的人至少也不会让自己太过凄凉。
选丁克,年轻时不付出养育子女的辛劳,年老时受过伤。许多人选择丁克,无非是觉得生儿育女太辛苦,肩上的重担太重,更怕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让他们受苦。
因此放弃了生育的权利,选择过好自己的生活,年轻的时候不让自己为孩子感到疲倦,过得轻松一点。但生活都有因有果,年轻时选择不要操劳生育,那么就要做好年老后,身边空荡荡的准备。
青年时代想得更透彻,更潇洒。可是真的到了老了,身体不灵便的那天,或许是老伴早已离开了自己,此时还需要有人,即使有钱进疗养院,也得有人在后面做后盾,起到震慑作用,在疗养院的日子里,可以稍微舒坦一点,不然老了凄惨受罪也要认。
其实很多之所以选择当丁克的人,无非不是因为觉得生下孩子并且还要抚养他成人是一件异常辛苦的事,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长无疑会给自身带来相当大的心理压力。说的再难听一点,如果没办法给孩子带来更好的生活,反而是让他们受苦受累。
因此选择了放弃生儿育女成为丁克一族中的一员。这样的选择无疑可以让自己在年轻时过的潇潇洒洒,毕竟没有了抚养孩子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但等到老了的那一天,就需要接受自己独自一人的准备了。
无论是选择大众生活的那样,正常时间段的生儿育女并且将他们抚养成人这种选择也好;还是说考虑了各种缺点,权衡利弊之后决定放弃生儿育女,成为丁克一族中的一员也罢。
总结:
这两种的选择说的直白一些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都有好处的同时,也都具有着一定不好的因素。作为看客的我们其实是没什么资格对这种事情做评价的,毕竟这是每个人自己的人生,也都是自己的选择。
但作为丁克一族无疑需要面对的是在自己年龄上涨后的各种疾病缠身,身边却空无一人能照顾自己的窘境与辛酸。所以笔者在这里也是奉劝大家无论选择了哪条路,都要三思而后行,不要让自己后悔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