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这仅仅只是一个假设,假设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的亲人得了不治之症,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哪怕是倾家荡产,最终可能人也没有办法挽回,遇到这种困顿的境地,摆在你面前的是两条路可以走。
一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去救,哪怕是一无所有了,最后什么都抓不住,什么都得不到,但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去救。
二是认命了,知道希望渺茫,几乎无望,那就听天由命吧,搭上一切也不会有任何改变,人走了不是我们任何人想要看到的一幕,可活着的人总还要为了自己做打算。
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
其实,我们都明白,二可能是最理性的选择,毕竟生老病死是不可能以人力逆转的,或许,有些冷血无情,可是正如上面所说的那样,活着的人还要活下去,若是为了一件无法改变的事情拼上全力不顾后面的生活,那么只会给未来的日子带来困顿和苦楚。
我相信,如果这仅仅只是假设,可能大部分的人,都会理性地选择二。
可是若是这不仅仅是假设,而是真实发生在了我们的身上,我也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一。即便是曾经选择过二的人,也一样。
因为,感情横在面前,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到理性。就算是结果早已经注定,就算早已经知道做的这一切其实都是无意义的,那又有何不可呢?
我们只是想要尽全力去挽留住那个我们在乎的、爱着的人,我们舍不得让他们离开,那份感情会拖住我们全部的理智,让我们想不了未来,也无法去想象那个没有我们爱的人的未来是什么样的。
哪怕只能多拖一段时日,也心满意足,只要能有一线希望,就绝对不会放弃。
那么我也想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说,这件事情并不是发生在你亲人的身上,而是发生在你自己的身上,那么你又会如何去选择呢?是坚强下去不到最后一刻永不放弃,还是认命妥协,选择放弃呢?
我想可能结果又是完全相反的了。
我们都有爱的人,关心的人,自然知道,爱我关心我们的人,会倾尽全力去帮助和救治我们,将心比心,这是出于深爱,是处于不舍得,所以爱我们的人,永远都不会选择放弃我们。
可是依旧是将心比心,到那种境地我们很可能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最担心的是自己家人的未来,在自己不在后,自己的家人该何去何从?
会选择放弃并不是消极,而是一种爱,对家人的爱和深谋远虑,为了以免拖垮家人。正因为我们也深爱着身边人,所以我们更不希望,因为我们的缘故导致身边的人过得不好,未来艰辛。
宁可用自己的放弃去换取对方过得好,若是不能留下,至少也要给对方留下一点生活的资本,不要白白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我想,大部分人真的面临这样的境地,都会是这个想法,即便再不舍得,即便这对自己并不公平,等于就是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可是我们还是认为这很值得。
无论是家人选择坚持,还是我们选择不再治了,身份不同,角度不同,选择截然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因为爱,为了对方而考虑。
“我不想再见到你了,你走!滚出我儿子的房子,以后别让我再看见你!”
张大娘正声嘶力竭地吼着,她在撵一个人走,她的儿媳。
“妈,你这是做什么呢?老李走之前把你托付给我,你这样我还怎么对得起他?”
儿媳妇红着眼睛,对着张大娘苦口婆心,可是张大娘听到了老李这两个字以后,情绪变得更加激动起来。
“要不是你,他也不会......就是你,你不愿意卖这个房子给他做手术!就是你!你不用再假惺惺的了,我已经想好了,这房子我已经找人看过了,卖了能值80万,我就带着这80万去住养老院,不用你养老!
你也不用再打这房子的主意了!趁早死了这条心!”
“妈,这房子是老李留下给我和女儿的,您不能这么做,你明明知道,老李最后为什么不接受治疗了的......”
张大娘已经彻底铁了心,她根本就不想听儿媳妇的辩解,儿媳妇不肯走,两个月以后,她伙同家里的亲戚一起去家里翻箱倒柜找到了房产证,逼着儿媳妇签署了不要房子的证明,然后又把儿媳妇驱逐出了房子,也包括她的亲孙女。
唯一的儿子不在了,丈夫也前几年就离开她了,张大娘的内心已经崩溃了,亲手把自己唯一的亲人也都给撵走了。
她对儿媳妇是有恨的。
“那时候明明还可以治,可是家里没有钱了,她不肯把房子拿出来卖了给我儿子继续治,我儿子才会这么快......都是她害得我儿子!”
可是事实上,她也知道并不是这样的。
最后的最后,儿子曾经把她叫到过跟前,对她语重心长:“妈,我走了以后你别为难她,房子是我坚持不让她卖的,我不允许。我怕我走了以后她们娘俩都连地方住都没有,就因为我还要背上债,那她娘俩这日子就不好过了。”
可是要按张大娘的心意来,她无论如何都要救儿子,私底下找儿媳妇提出卖房请求遭到拒绝后,她便心中生了恨,发誓这一生都不会原谅儿媳的所作所为。
儿子走了以后,她把儿媳撵走后,真的卖了房携80万去住了养老院,也是因为当初她的绝情,后来儿媳妇也真的一次都没来看过她。
她本来以为她不需要儿媳妇的照顾,有钱她就已经能够幸福养老了,可是最终她还是发现自己错了。
在养老院住的四年中,她越发觉得后悔,随着时间慢慢走出了对儿子不在的悲痛以后,她慢慢能够冷静思考了,才发觉到自己当初对儿媳妇的行为是多么的不公,多么的残忍。
她如今也不知道儿媳妇在哪里,孙女跟着儿媳妇过得怎么样,但她也拉不下脸来去和好。
这几年,她自己亦是吃尽了苦头。老人到了晚年,最怕的不是没有钱,而是孤独。她如今不愁吃喝,可是身体每况愈下,每当这时,当她看到一起的老人总是有家人过来看护照顾的时候,她越发的落寞。
张大娘现在后悔了。儿子病逝以后,她迁怒于儿媳,认为儿媳是个冷血无情的人,不肯卖掉房子救治自己的儿子,最终才导致了儿子早早走了,留下她这个悲痛欲绝的老母亲。
她一度认为,只有自己才是真正关心儿子的,儿媳只关心自己,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虽然嘴上说得冠冕堂皇,但事到临头还是把儿子给抛弃了。
儿子走以前,她尚且和儿媳之间有联系,可是儿子走了以后,她对儿媳心生怨怼,再也不愿意见到这个间接害了她儿子的女人。
所以她才决定要把房子卖了携80万房款去住养老院,不让儿媳得到半点好处。
她也没有想过让儿媳妇帮她养老,她觉得儿媳妇都是装的,关键时候根本就靠不住。
她其实什么都清楚,也记得儿子当年病重时是怎么在床前拉着她的手向她交代的,是儿子自己不要治疗,要把房子留下来给妻子和女儿继续过日子,不想生是妻女的拖累,不在了以后还是,更不想妻女为了他倾家荡产,终究还是为了妻女做打算,想要为自己爱的人,最放心不下的人,留下些什么。
张大娘什么都明白,可是她却不能理解,也不能认同,因为站在她的角度,她无论如何都要救治儿子,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而儿媳妇最终真的同意了儿子的想法,她就是心中无法不恨,怎么都无法去原谅。
张大娘爱子心切,到最后已然完全失去了理智,把一切责任都怪到了儿媳妇的头上,认为儿子的离去就是儿媳妇造成的。
可儿子走了是儿媳妇的错吗?难道只有她一个人悲痛,作为妻子的儿媳难道就不痛苦不悲伤吗?难道她就希望丈夫早早地丢下她和未成年的女儿撒手人寰吗?
她当然不想,可是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是她没有办法阻止,没有办法逆转的。
张大娘年纪大了,感到自己也时日无多之时,她终于原谅了儿媳妇,或许她心中早就已经原谅了,只是这个倔强的老人,她开不了这个口,没有办法去和儿媳妇和解。
最重要的是,她曾经的所作所为,已经毁掉了儿子的一番良苦用心。她卖了房子,不管儿媳和孙女这么多年,换来了自己的老来孤苦,她留下后悔的眼泪,可一切也都于事无补。
逝去的人不会再回来,而活着的人,总要继续一直活下去,生活还是会照常继续,不会有片刻的停留。
悲痛的人也始终要走出来,继续生活,还要替逝去的人坚强地活下去。
我们深爱着身边人,也热爱生命,可是永远不要去低估爱的无私与牺牲,也要尊重所爱之人的决定。
不要迁怒于任何人和任何决定,因为那一切,都是因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