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城北街道演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里,老人们有的正在读书看报,有的三五成群聚在会客厅里聊着天,时而传来阵阵笑声。
据悉,从2011年起,城北街道先后建成9个养老服务中心,3个养老服务站,并不断探索专业第三方运营的模式,通过“请出来”“送进去”的方式,解决老人不愿离开社区、离开家庭的养老照护问题,打造家门口的“幸福驿站”;“养老并不只是让老人有吃有喝地活着那么简单,有质量、有尊严地养老才是我们工作的终极目标,并且一直在为此而努力。”城北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负责人如此介绍。
“三送四代”,筑牢爱心“避风港”
城北街道地处老城区,共有31个小区,15800多户,老弱病残和孤寡老人较多。近年来,街道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聚焦“服务进楼,爱心进家”,成立“居家养老服务队”,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入户走访,登记孤寡、空巢、残疾等特殊老人的信息及服务需求。老年人体质差、免疫功能不健全,疫情防控期间出门风险大。不少独居和孤寡老人,平时没有子女照顾,缺乏防护意识,相关的防护物资也不足。街道时刻关注着他们的生活起居和健康安全,在辖区广泛开展“三送四代”服务,即送防控物资、送生活用品、送精神关爱,提供代买代缴代办代修等服务。同街道时对辖区近120户独居、孤寡老人以及困难家庭进行分区包干,确保为每个老人配齐防控物资,减少出门次数,切实降低感染风险。
“活力四射”,演绎精彩“夕阳红”
走出家门,享受丰富多彩的社区养老服务正逐渐被越来越多老年人所接受,城北街道在辖区内12个社区分别建设了各具特色的社区养老服务站,开展文体休闲、康乐保健、生活便民等丰富多彩的主题特色活动,并与老年人协会联动,开设书画、瑜伽、说唱等课程,全面打造街道老有所学的“夕阳红”氛围。
社区的老人退休后每天约上三五好友来到服务站参加活动已成为了生活习惯,他们有的跟着老师练练瑜伽,有的参加了社区的合唱班,跟着同学们一起上课、排练、演出,过得比年轻人还要充实、忙碌,真是活力满满。
“爱心食堂”,老人暖胃“又暖心”
二菜一汤,荤素搭配,一顿8元,物美价不高,四季翻花头。工人社区的樊冬梅开办了“爱心食堂”,开业八年来,坚持只收成本费,逢年过甚至倒贴钱营业,不仅暖了社区老人们的胃,更暖了老人们的心。有了爱心食堂,留守老人们每日用餐有保障了,子女在外也放心多了,可谓一举两得。
“爱心食堂不只为老人解决吃饭问题,更是为老人们打造的聚集点,大家互相认识和交流,能够找到情感寄托,而不是一个人孤独地待在家里,这才是爱心食堂最大的价值。”工人社区书记张维介绍道。
“喘息服务”,织密社区“关爱网”
疾病缠身、无法自理……失能、半失能老人属于老年人群体中的特殊类型,家属长时间、不间断地照料劳心又劳力,没有一点休息时间。城北街道创新开展便民助力养老,由党员志愿者为辖区内养老负担较重的家庭提供短暂性“喘息服务”。
服务期间,失能、半失能老人每天都能享受到由党员志愿者提供的卧位护理、心理疏导、助浴服务、营养餐等服务,老人得到了悉心照顾,精神情况有了明显好转。而短暂的放松,也为老人的子女后续照顾老人重新蓄满了“能量”。(图文:何同年 俞俊)
责编:叶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