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2036年养老金真会耗尽?延迟退休真的要来了吗?该咋看?
2020-11-12 18:21  浏览:411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日前,由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作出以上表述。为何十四五期间要实施延迟退休的政策?实施过程中将遵循哪些原则?如何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近日,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出版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以下简称《百问》),对以上问题作出回应。


“在现行制度框架下,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计到2029年当期将出现收不抵支,到2036年左右累计结余将告耗尽;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预计在2024年出现累计赤字。”《百问》直言。

《百问》还称,如不实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养老保险抚养比(在职人数/退休人数)将从2019年的2.65:1下降到2050年的1.03:1。对此,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司长聂明隽去年坦言,我国已有2 .5亿60岁以上老年人口,养老保险的抚养比逐年下降,从上世纪90年代5个人养1个人,下降到2018年底2.66个人养1个人。


《百问》写道,按照《建议》作出的“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部署,“十四五”期间,将综合考虑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力供给状况、社保基金收支等因素,出台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想问养老金到底该怎么看?


首先,我们要明白,不仅是中国世界各国基本上都会面临养老金的难题,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要知道养老金这个体系基本上是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才逐渐建立起来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之中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特点,就是根据第2次世界大战刚结束,那个时候的年龄和人口结构进行了养老金的设计,所以那个时候基本上世界各国的平均人口的寿命也就是在60岁到70岁左右,假设一个人在50多岁到60岁退休了,那他最多也就领10年的养老金,所以根据这个逻辑设计出来的养老金体系,基本上是可以满足大家的日常需求的,也能够保证老年人退休之后获得足够的收入来养活自己。


然而,这一切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水平的发展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一方面随着老年人的人数越来越多,真正能够缴纳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少,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看到缴费的人的压力越来越大,原来大概两三个成年人来供养一个老人,但是现在变得越来越少,之后就会导致是一个成年人,可能就要供养一个老人,这无疑必然会导致养老金的压力。另一方面老年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伴随着医疗体系的全面进步,我们看到整个中国的老年人的人均寿命都在不断提升,本来长寿是一件好事,正如中国古人所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是在伴随着老龄化,少子化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导致老年人口也面临巨大的压力。所以养老金日益枯竭一定是个大概率事件,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到底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想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这就是2点:第1点尽可能的延迟退休年龄,我们看到欧美很多发达国家都开始延迟退休年龄了,通过延迟退休年龄的办法让大家缴纳养老金的年限不断延长所而加大养老金市场的供给力度,另一方面延迟退休同样也可以让老年人领取养老金的时间缩短,这就是节流的做法。第2点则是鼓励生育通过鼓励生育,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共同负担整个国家的压力,从而降低国家的养老金负担水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开源的做法。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进一步延长退休年龄,从而来缓解养老金设计上面的压力,必然是一个大势所趋。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可能都难以以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个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布人:c513****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