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因为他的礼仪讲求的是儒家当中的尊卑有序,自然在汉代的各种礼仪活动当中也都能够体现出这些礼仪的核心要义。
特别是汉代时期的酒文化,就与他们的礼仪规范是相辅相成的,那么你知道汉代时期的饮酒礼仪和社会的治理方面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一、汉朝时期丰富多样的饮酒习俗规范着人们的饮酒行为
1. 汉代大型祭祀活动与宴饮中所必须遵循的饮酒之礼
首先是在宋代时期一些大型的祭祀活动,以及宴饮过程当中那些遵循的饮酒的礼仪。
因为在汉代时期的统治者仍然坚持认为祭祀他是出于稳定政权与天下太平有关的,就用一句话形容容为戎为武,祀为礼,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与此同时,汉代时期关于祭祀礼仪,一般会随着一些酒文化而相伴随行,在遇到祭祀当中必定有酒作为重要角色进行参演,例如在祭祀之前就要准备好酒量,特别是像重大的祭祀,一般会由官方去到一些很大型的酒厂当中酿制优质酒,并且有管理酒的官员。
到了祭祀过程当中,根据《礼记》和《仪礼》当中记载所说的三献,就是在祭祀过程当中要献三次酒,根据君臣老幼的关系进行依次排列进行礼仪的进行。
如在《四民月令》当中就有记载,当时汉朝的皇帝在祭祀过程当中,用酒来降神,达到国泰民安的目的。
即使在祭祀的最后一个环节也要用酒来参与,那就是参加祭祀过程当中的长者或者说尊者,他们要将酒洒在地上,这样称之为酹酒,整个过程之后才可以进食,祭祀的流程才算结束。
其次就是在大型的宴饮当中,也有关于饮酒的礼俗,在汉代宴饮的活动非常频繁,主要就包括当中的饮酒之礼有四个。其一就是君臣之间要行跪拜之礼。
特别是在朝廷的宴饮当中,就有这一项规定,特别是在刘邦时期,他就已经规定了在宴饮的过程当中要尊卑有序进行位置的排列,然后依次进行跪拜,进行敬酒,民间虽然对于这种形式要求较为简洁,但是也会根据主客以及尊长,有关系进行跪拜。
其次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在祭祀快结束的时候,实行了酹酒就表明着宴饮的正式开始。在汉代非常多的历史记载当中,就有说到不论是官方的电影还是民间的宴席,即使是在宴会开始之后,私人之间进行饮酒的过程,也有着先祭一下的酒礼。
其次一个礼仪称之为啐,这个意思说的就是根据《史记》当中记载是客人先小口地抿一下,尝一尝酒味,然后再对酒加以赞扬,由此就可以让主人得到开心喜悦的心情。
最后就是在影过程当中还有一种礼仪称之为卒爵,意思就说的是在饮酒的过程当中,客人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当时称之为银满举白,这在《汉书》当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史记》当中也有着关于这一礼仪活动的记述。
2. 父老乡亲在举行乡饮中蕴含的酒文化与礼仪
其次就是在汉代非常盛行的乡饮酒礼,这从汉明帝时期就得到了大力的推广,特别是在东汉建国之后,在国家层面就对这种民间的乡饮酒礼进行了一定的规范。
这一种酒礼的情况是在每年的三月和十月在学校当中去祭祀周公和孔子,因此祭祀活动来让老师学生之间达到一个更良好的关系,增进彼此的了解,也能够通过这种宴饮的仪式来区分长幼尊卑,以达到更好的社会秩序。
在这整个过程当中就有关于多种礼仪,就比如在主客之间有献宾之礼。说的就是在宾客到达了之后,主人要将酒向宾客敬献前来表示尊敬,然后宾客还要用酒,到了主人的席前进行还敬,整个过程都显得秩序有别。
还有就是主人向众多的宾客敬酒的时候,众宾当中就要选出三位连长之人,代表这一群体向主人敬酒,同时众宾客也跟随着饮酒。
其实在《仪礼》当中就有具体的记载,当时在汉代非常盛行的乡饮酒礼,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所要表达的就是对长者和宾客的尊敬。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借用乡饮酒礼的宴饮形式来区分贵贱长幼,来达到更好的凝聚民心,而且也在社会当中培养起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
3. 汉代的士冠礼和养老礼同样在举办酒席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礼仪风俗
其次,就是在汉代的养老礼和士冠礼当中也体现出了与酒文化相结合的礼仪规范。
因为汉代的统治者注重孝悌治天下,讲的就是在社会当中要有一系列尊老爱老养老的礼仪风尚。特别是西汉时期的统治阶层,他们通过多次颁布养老令,发表一些重要的礼仪活动来达到养老礼仪。其中酒就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后汉书》当中记载,天子在实行养老礼当中,一般要用酒进行祭祀,和向老人表达尊敬,亲自向三老五更进行献食和敬酒,同时也在整个过程当中有其他的礼仪活动相伴均表示了尊敬长老的意思。
士冠礼说的就是男子在年满二十岁之后长老要向他进行一定的礼仪活动,表示他已经成年了,在这个过程当中,长者要向年轻人举行赐酒祝贺,并且要向这位授冠者表达一定的祝愿,同时在主家邀请宾客的过程当中,宾客也要同时奉献出自己的酒以表示庆祝和感谢。
同时冠者也要按照规定的礼节,饮酒之后离开自己的座位,依次向宾客答拜还礼,整个冠礼才得以结束。
二、汉代时期的饮酒习俗和礼仪规范与社会治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1. 通过饮酒当中的礼仪调和人伦关系,调和社会关系
汉代盛行的饮酒习俗,其实与当时调和人伦关系,调节彼此的尊卑长幼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人伦关系,我们称之为三纲六纪。
三纲说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六纪说的就是在君臣家族以及家庭当中,不同的人伦关系这就涵盖了公共层面和家族内部生活的相关方面。特别是在汉朝时期,儒家作为官方正统认为人伦关系不仅是关系到家庭中,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君臣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设。
以此在皇家宴饮以及重大的祭祀活动当中,皇室成员和朝廷众臣会得到皇帝的赐酒,这样就显示出了君臣之间友好的关系以及对功臣的爱戴和厚爱。
与此同时,汉代的皇帝对于百姓也有一定的敬酒礼仪,特别是像平民,表达皇帝爱戴以及感恩的心理,以此达到亲民。在《史记》《汉书》以及《后汉书》当中都有记载,皇帝经常运用这种敬酒的形式向臣民表达感激和笼络褒奖臣民的礼仪活动。
2. 汉代的饮酒文化达到礼天地,事鬼神的信念与社会治理
其次就是将酒运用到祭祀当中,以达到礼天地是鬼神的作用,因为在汉朝时期的君臣,认识到或者说认为酒可以起到沟通人与神灵的作用。
与此,他们在祭祀的过程当中就大量运用酒以达成祭祀的礼仪。就像在《后汉书》当中记载孝明帝有一次因为春天已经到来,但当时迟迟不肯下春雨,导致人们的庄稼受到很大的影响,于是在官府之间为了请雨祈福,就经常会对名山大川进行祭祀,为的是能够达到风调雨顺,能够为百姓取得一定的美好祝愿。
3. 饮酒习俗包含着人们身体健康的医学功用,促进汉代时期人们的身体素质增强
最后就是在汉朝时期的医学当中认为酒能够起到一定的养生和祛病的作用。
《黄帝内经》当中就有提到过酒,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它是可以用于疾病治疗的,特别是发展到汉朝时期,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加上造酒技术也不断的发展,人们认为酒的医疗作用就更为明显。
像在《史记》当中就记载,扁鹊曾经说过酒在肠胃当中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特别是在书中提到,饮酒让酒到达了胃部之后,就可以让经血和脉络得以疏通脾胃,可以得到很大的缓解,加上有湿热的病症的话,通过酒也可以得到很大的帮助。
而且在《伤寒论》当中,张仲景就有许多关于用酒来治疗人们疾病的案例,也得到了很好的实践论证。由此可以看出,汉代时期实行的饮酒文化其实是与当时的医学功用来让人们增强身体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
三、结语
通过这篇我们看见,汉朝时期的饮酒礼仪与当时的社会治理有着很大的关系,同时这也与汉代时期的统治阶层以及民众的思想观念有着很大的关联,这也让我们对于汉朝时期的社会治理以及酒文化之间的关联,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
这对于丰富我们对汉代时期的社会管理模式以及背后隐藏的文化习俗,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汉朝时期,人们在日常的饮酒活动当中,仍然对人的身体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甚至是对社会关系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
对于统治者来说过度饮酒不仅让朝政荒废,而且对国家政权建设也是有着十分危害的作用,对于民众来说过度饮酒让劳动生产力得到很大的制约国家的发展也受到很大的约束所以我们在看待汉朝时期社会治理,与酒文化习俗之间的关系时,也要有一种多维角度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