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一茬一茬成长起来的,后茬压前茬,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农民会老,土地不会老。一代一代农民老了,一代一代农民死了,又有新的一代一代农民成长起来,所以成千上万年来,土地一直没有闲着,一直有人耕种,一直为人类提供其实的粮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民老与不老,地照样有人种,照样长粮食。
只不过,对于个体的农民来说,我们承包的土地,不会因为我们年老无力耕种了,集体就收回我们的土地。农民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可以参与本村的土地承包,就有权分得承包地。而在承包期内,农民即使老死了,其土地也不会被收回,会由其户内其他人员继续耕种,一直到新的承包期,再承包土地时就没有他的土地了。
在我们农村,通常的做法是,老人和子女各种各的土地。大部分农村老年人,只要还能动,都不想向子女伸手,都是自食其力耕种一定的土地。但一旦老年人失去劳动能力,往往会将承包的土地直接交给子女耕种,由子女提供其日常生活需要。如果子女不在农村,老人便会把土地转给亲邻耕种,有点类似现在的土地流转,不管土地让谁种着,人家都不会白种。如果老人没有子女,那年老后就成为五保户,承包的土地可以交回村集体,由村集体对其进行养老。
当然,现在许多农村老人,子女都在外工作和打工,都不愿意耕种土地。这种情况下,如果老人年老无力耕种土地,完全可以将土地流转出去。可以自行流转,也可以由村集体统一对外流转,但无论如何流转,最好签订流转协议,确保土地流转出去后自己可以拿到土地流转费用,作为息养老生活的补助。当然,农民也可以有偿退出土地承包权,这个办法已经在许多地方实施。农民年老无力耕种土地时,可以向村委会提出申请,有偿退出土地承包权,获得一定经济补偿。
总之,人都有老的时候,农民也一样,虽然他们那么热爱土地,但总有一天会无力耕种。这时候,如果有子女,应该由子女为其代耕代种,所提收益主要用于老人养老。如果子女不在农村或者子女不愿意代耕代种,完全可以将土地对外流转,从中获取一定的报酬。而没有子女的农村老人,年老后可以将土地退给村集体,有村集体对其实行五保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