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温暖2020 民生答卷|政策兜底 贫困人口和敬老院老人生活有保障
2020-12-05 20:13  浏览:506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孙灵猛)城乡贫困人口和敬老院老人的生活保障问题是民生大事,今年济宁市将“低保标准提升及基础薄弱敬老院供养条件改善”列入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强化各项兜底措施,不断提升贫困弱势群体的幸福感获得感。

“低保加上孩子的一共1000多块钱,有了这个钱孩子买资料,我买药,有了保障。”家住任城区金城街道新华社区的居民孔维兴和儿子两人都患有腿部残疾,生活十分困难。民政部门将其纳入低保范围后,他家的日子好过了很多。

今年市民政局将“推进城乡低保统筹发展,提高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作为重点事项予以推进,两次提高救助标准,目前全市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610元、460元,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900元、600元,实现救助标准“十六连增”。

目前各县市区提标工作已全部完成,并按时足额发放到位。截至11月份,全市共保障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对象19.65万人,累计发放救助资金8.85亿元。

据了解,济宁市民政局紧盯贫困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临时困难群体和因疫情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重点对象,分类标识,建立台账,全部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纳入保障范围。

加快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今年市政府将“30个基础薄弱乡镇敬老院改善提升”纳入民生十件实事,目前,30个乡镇敬老院的改善提升工作已全部完成,老人们的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今年,鱼台县列支1000多万元专项资金,将原先9处镇街敬老院整合为5处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同时按照“公建民营”、“建管分离”的模式,将养老院委托给专业机构运营管理。下一步,鱼台县民政局将制定鱼台县公建民营监管办法,完善各项制度,进一步树立服务一流的养老服务理念,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目前,全市已建成养老院、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各类养老服务设施1163处,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济宁也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泗水县、鱼台县被确定为全省农村老年人相对集中居住养老试点。

济宁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玲表示,将认真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职责,持续开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深入开展困难群众排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救助保障范围,做到主动发现、应保尽保。严格落实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政策主动告知机制,提高政策知晓度,防止漏保漏救,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来源:济宁新闻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发布人:1bac****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