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并连续三年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进行日常监测。今年共监测500家机构,从各区平均得分看,嘉定区排名第二;从各机构得分看,嘉定区第一社会福利院排名第四。
嘉定区第一社会福利院位于南翔镇嘉好路600号,是嘉定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是嘉定首家收住失智、失能及失独老人,集“医、护、养、康”为一体的区级政府办福利机构。
截至2020年11月底,嘉定区共有养老机构25家。其中,“公建公营”20家,“民建民营”5家。在2020年度上海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测中,全区共有17家养老机构参与监测,另8家为上年度评定等级为“优秀”的养老机构,免于监测。
一走进嘉定区第一社会福利院,就能看到服务大厅的墙上挂着“2018年养老服务质量日常监测公示”,旁边贴着标识为“优秀”的大笑脸。福利院副院长顾丽亚开心地表示:“去年免于监测,今年的‘大笑脸’马上又能上墙啦。”
第一社会福利院主要为住养老人提供医疗护理、生活照料、功能康复、心理疏导、文体娱乐等多元化养老服务。目前,院内住有232名老人,平均年龄86岁,其中大多是失能、失智老人。
“不管你今天来还是明天来,我们都是同一个状态,同一个水平。”顾丽亚拿着《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指标操作实务》跟记者介绍道。自2018年开展监测以来,第一社会福利院在日常工作中便严格按照相关监测指标执行。根据指标的三个板块“服务提供、服务保障、服务安全”设置不同小组,由院长带头,每周一次查房,不放过每一处细节。
2厘米厚的“操作实务”成了第一社会福利院护理人员必须“全文背诵”的书目。每位新进员工,必须按照所有指标,精准培训3个月。“虽然现在护理人员不太好招聘,但要求不能降低。”顾丽亚表示,每个季度,护理人员进行一次基础考试。即使这样的规定“劝退”了不少踏入这行的新人,但顾丽亚始终坚持:“我们的工作不是应付突击检查,而是一项常态化工作,必须人人‘吃透’这些指标。”
看似严苛的标准背后是对每一位住院老人的负责和呵护。为了切实满足老人的医疗护理需求,改善老人生活质量,第一社会福利院先是内设医务室,由卫健委安排医疗机构提供专业医疗保健服务,开创了我区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的新模式,后又委派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南翔医院开展服务工作。“抽调医护骨干为老人提供全天候24小时的医疗保健、康复护理、药事服务、慢病管理以及院前急救等服务。”
入住已有1年半的杨奶奶,今天91岁高龄,思维清晰,口齿清楚。“之前在家一个人看书看报,没人讲话,在这里我有了一群老姐妹。”杨奶奶说,院里经常带着他们做康复操,生活开心了,身体也越来越好。
据悉,为提升全区养老机构服务整体水平,嘉定做实优质养老机构与薄弱养老机构的结对帮扶,目前共有14家养老机构结对共建,发挥示范辐射作用,补齐服务短板。下一步,嘉定还将继续完善信用为核心、质量为保障、效能与监管并重的服务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撰稿:席凌燕
编辑:武利荣
【来源:上海嘉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