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老、法律咨询、义诊服务……为弘扬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喜迎建党百年,3月10日,紫竹院街道竹心敬老居家养老巡视探访服务工作组走进昆玉军休所,为这里的老人们带来贴心、实用的志愿服务。当天,以“高龄干休享银龄红色基因传百年”为主题的紫竹院街道昆玉军休所居家养老关爱行动正式启动,旨在关爱高龄退役军人,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提质增效。
爷爷奶奶们有故事
去年4月,北京市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正式授紫竹院街道委托成立竹心敬老居家养老巡视探访工作组,并通过开展竹声传心(电话关爱)、竹荫福康(个案探访)、竹书纪年(初心故事)和竹韵承德(老少互助)四方面的活动,服务于紫竹院街道辖区内272名高龄独居老年人,帮助老人克服孤寂感及生活困境,安享居家养老晚年生活。
作为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一名社工,谢乐乐常和大学生志愿者一起到老人家中探访,而在这个过程中,她接触到了很多老人,都乐观、积极、上进。她坦言,很多爷爷奶奶的故事感染了自己。
崔牧尘是一位94岁高龄的老党员,她对党的热爱一直保持着年轻时的初心,虽然双目失明,但是仍积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崔牧尘道出了自己的苦恼:“现在自己眼睛看不到,也不会使用电子产品,但是想学党章、想学习党的政策。”
“听完老人的诉求后,我们便为老人制定了个案服务计划。”谢乐乐告诉记者,“我们先是为老人录制了音频版的《共产党宣言》,然后在入户探访时,手把手地教老人用电子设备,帮助老人掌握录音机播放的基本操作。如今,志愿者会定期协助老人完成日常的学习,老人很满意。”
说起现在老人家的需求,谢乐乐说:“最大的需求是要陪伴。”她说,这些老人大多80岁以上,高龄独居,有的子女在国外,有的子女在当地但没和自己同住,有的没有子女或子女已经不在了。“他们一般生活上不困难,有退休金,但就是身边缺人能说说话儿。”
为此,巡视探访工作组除了例行的电话、入户探访外,更关注老人的心理健康。一来一往中,很多志愿者都和老人关系特别密切。
贴心满足老年人需求
老年人的需求越发多元和多样化,为此,紫竹院街道充分链接资源,邀请了夕阳再晨科技助老队伍、香山医院以及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当天到现场为昆玉军休所的老党员开展科技助老、义诊、中医咨询、法律咨询等服务,同时还链接了联达时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昆玉军休所的老党员们讲解智能健康药盒的用法,帮助提醒老人按时吃药,关爱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活动现场,夕阳再晨科技助老队细心认真地教授老人们怎么使用智能手机,一对一地帮助老人解答问题,与老人一起共享时代快速发展的成果;香山医院的5名医生挨个为老人进行健康监测,叮嘱老人在生活中要注意的事项,并分享养生保健小知识,让老人正确养生;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的王律师也认真地为老人解答法律问题,帮助老人们更好地用法律保护自己。现场还设置了“与祖国同行”同框合影展位,记录军休老干部风采,并通过现场留言簿记录“红色语录”,喜迎建党百年。
据悉,紫竹院街道昆玉军休所居家养老关爱行动今后将常态化开展,街道社区建设办公室科长梁金良表示,接下来将不断完善居家养老巡视探访服务机制,同时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提供丰富的服务内容和灵活的服务方式,让老年人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记者 魏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