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为支持子女事业进城抚养孙辈,成了跟随儿女迁移的“老漂族”。在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吴惠芳向大会提交建议,提出完善“老漂族”异地养老政策,为异地养老人员提供均等化公共养老服务。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并不在少数,追随儿女养老是他们的心愿。但是,个人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又无法随同,看病报销等问题,同样困扰着“老漂族”们。吴惠芳代表提出的建议,需要政府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将异地养老政策补充到现有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中。
加强制度对接,才能更好为“老漂族”养老提供幸福乐土。“老漂族”幸福养老的问题,也是高质量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3月8日,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构建贯彻新发展理念制度保障体系》,就谈到要继续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坚持问题导向,构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制度保障体系,在共享发展上,主动解决地区差距,持续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与群众一道共创高品质生活。在突出的民生问题中,医疗报销是大头,只有从制度抓起,才能更好解决异地养老问题。苏州在2017年9月就率先打破壁垒,在医保互通上勇于出列,启用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双向联网结算,为“老漂族”看病报销打通“梗阻”。
加强服务对接,“老漂族”养老才会其乐融融。要打破“老漂族”养老困难,除了制度对接,地方政府在服务上也要真情投入,才能让“老漂族”更好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