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扬州的王先生表示,自己经常被地下车库的噪音打扰。调查后发现,地下车库里边有一位老人,老人无法正常和其他人沟通,身上脏兮兮的,一件衣服也没有,白天黑暗不间断地摇车库的铁门。
据附近的一位大妈介绍,这位老人患有阿尔兹海默症。从2020年3月开始,他出现了暴力倾向,于是被儿子安置在了车库里。两个儿子花了一万多,给他配备了空调、热水器和洗衣机,还有床单被褥,但都被老人给弄坏了。邻居对老人表示同情和理解,但还是希望能解决下扰民问题。
对此,老人的小儿子回应道,他们也想把父亲送到专业机构,但是养老院不收这种精神不正常的老人,他们也很无奈。目前,老人已经被送到了精神病院,待医生诊断后,再决定是否住院。
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单单指责某一方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原因来自很多方面。有的人或许会批评两个儿子太不孝顺,让父亲住在车库里。但是站在他们的角度想想,却有很多无奈:阿尔兹海默症不同于其他的疾病,患病者连家在哪里、自己是谁、吃没吃饭这种简单的问题都记不住,除非儿子辞职不工作,否则不可能时时刻刻看管着父亲。但现在的生活压力那么大,假如不工作的话,温饱又如何保障呢?
邻居王先生的诉求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房子是自己出钱买的,肯定对居住环境有一定的要求,这既合理又合法。
想要让老年人们的晚年过得更加体面一些,还需要从制度和社会大环境上出发,加大在医疗养老领域的投入。
《世界阿尔兹海默病报告》显示,截止至2019年底,全世界共有5000多万人患上这一疾病。狠据预测,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会激增到1.52亿。目前,全球每3秒就有一个新的患者产生。美国前总统里根、英国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和《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晚年都被这一疾病所困扰。而在中国,每天有超过1000位老人走失,走失的老人中68.2%患有阿尔兹海默病。走失后,老人的死亡率为10%。
2020年12月25日,当年轻人还沉浸在圣诞的欢乐中时,山东烟台,一位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走失了。女儿找了很久,才在凌晨找到自己的父亲,她情绪激动地抱着父亲,放声大哭,边哭边喊道:"你怎么了啊?爸?"但老人已经不记得回家的路和女儿的脸了,但他还是习惯性地拍了拍女儿的背部,安抚了女儿,这个新闻让不少网友泪目。
现如今,中国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这样的新闻或许会越来越多。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提高阿尔兹海默病的社会认知度,让社会大众对该疾病有更多的预防意识,让老人们能够记得回家的路。
相关的研究表明,阿尔兹海默病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在患病初期就进行干预的话,效果会好很多。社区要对高风险人群进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评估、早干预,降低这一疾病的患病率。医院和社会保障机构,也可以建立起阿尔兹海默症的动态管理体系。
政府部门可以引进社会资本,创立"阿尔兹海默症"友好社区。若是子女无法时时刻刻照顾患病老人的话,可以将患病老人托管到社区内。对于特别严重的患者,由专业的工作人员集中看护,让他们基本的吃住问题得到解决。还要鼓励那些有一定自理能力的人,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活得更有尊严一些。
大家是如何看待这个新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