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房子值钱了,父母的房子给谁都能引起孩子之间的争议,弄得老父老母是左右为难,有的甚至无家可归。
多年前,青岛市民徐家父母把仅有的房子给了大儿子。老两口回了老家,赚了点前,老了身体状况不好,就回青岛依靠子女。老两口不缺钱,养老金一万多,就缺房,想让大儿子出钱或租房都可以。
大儿子因为父母财产不透明,偏向小闺女,就不提供给父母房住,也不养老。大闺女和小儿子也说自己养老靠自愿,不能跟着分摊租房款。老太太表态了:农村有十间房,也不留给大儿子了。给其它三个子女分配。
徐家四个儿女都心里不平衡,感觉自己吃亏了,调解员怎样调,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养老方案。老太太说了,现在是站着坐着都不是呀,如果每个孩子一处房,不就不用这样了!
以前啊,青岛的老风俗都是家产归儿子,谁家闺女争家产那都是被全村人唾骂的。养老照顾也都是跟儿子媳妇的,闺女尽孝多回家陪陪,买点儿吃的,情感上的陪护比较多。
而现在,父母老了,孩子们好像更关注的是财产的公平分配,对应尽的养老义务却是有条件的。父母也应该在有生之年把自己的财产清楚分好,尽量一碗水端平,以免付出一生的辛苦,却让孩子们为了点儿财物闹得兄弟姐妹都互相不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