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专家:养老金涨太快!退休人员:不该打养老金的主意,你怎么看?
2020-11-08 08:50  浏览:274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文:林萧

养老金和房子这两个话题,可以说永远都不会过时,因为住房需求一直都会有,也一直都会有人退休。对于买房的人来说,房价的多少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对于退休人员来说,养老金的多少则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毕竟退休以后,大部分人是没有收入的,晚年生活全靠养老金来维持。如果养老金太少,那么日子就会过得紧巴巴。如果养老金比较充裕,那么晚年生活质量就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


令广大退休人员感到满意的是,今年我国的养老金又上调了5%,实现了“16年连涨”。其实,养老金上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因为金融市场一直在不断变化,例如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养老金保持一个固定的数值不变,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退休人员的生活就无法维持下去了。所以,每年上调一次养老金,可以有效保障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质量。


不过,和早几年相比,最近这几年的养老金涨幅明显下降了很多。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5年期间,我国每年的养老金涨幅都保持在10%。自2016年以来,养老金的涨幅逐渐降到了5%左右,一直到今年没有再出现改动。相较10%的涨幅,每年5%的涨幅明显小了很多。那么,为什么养老金的涨幅会减少了一半呢


其实,早在2000年的时候,我国的人口结构就发生了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老年人口一直在增多,我国也逐渐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2019年底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


根据联合国的最新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4%,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社会”;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0%,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超老龄化社会”。参考这个标准来看,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且距离“老龄社会”只有1.4%之遥。


老年人口越多的同时,其实也意味着退休人员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国家目前的养老压力还是非常大的。其中最直观的一个体现,就是随着退休人员越来越多,养老金储备可能入不敷出。例如,80后、90后,甚至00后辛勤工作,按时缴纳社保,但等到他们退休以后,却有可能出现没有养老金的情况。另一方面,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现在的人均寿命越来越长,意味着领取养老金的年限也越来越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发现,延迟退休等问题被对此提及。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专家也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表示:我国目前的社保体系太过“高大上”,并且缴费标准也非常高,退休金的回报率太高,而且每年的养老金涨幅,比很多在岗人员的工资涨得还要快。在这种情况下,社保体系是很难维持长久的。


姚洋建议,应该把社保体系分为三个等级:低档、中档和高档。其中,低档的缴费标准最低,相应地领取的养老金也更低。其实,姚洋这个建议,和我国目前的社保体系并无太大的出入,本质上也是采取“多缴多得,少缴少得”的模式。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养老金较多,甚至过万的退休人员不在少数。但更多的,其实还是2000—3000元左右的养老金,甚至还不足2000元。对于这类人群,如果不每年都上调养老金,那么他们的日子肯定会过得很紧张。


所以,大部分退休人员都表示,自己的养老金还不够用,专家不应该打养老金的主意。事实上,针对养老金差距较大的这一问题,目前很多省份都已经制定了专门的应对措施,例如养老金较高的涨幅,每年的涨幅就小一些。养老金较低的人,每年的养老金涨幅就多一些。如果直接采取“一刀切”式的方式,认为所有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都很高,不应该再涨了,甚至降低养老金标准,其实是不合理的。


综上所述,大部分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其实也就是2000—4000元左右。这个标准,还是比较合理的。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系西红柿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发布人:9d8f****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