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养老金上涨工作已经结束了,广大退休人员也领到了养老金上涨的红利。在之前的很多期话题中,我们也跟大家讨论了,关于养老金上涨的话题。作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就是养老金涨了多少,跟其他人比,是涨得多还是少呢?
最近有粉丝留言咨询我们,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工作在社保缴纳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看起来养老金差距大。今天我们就重点聊聊这个话题。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就业形势,进国企其实挺不容易的,因为待遇好、工作稳定、有一定的发展前途是大家共同的认知。而退休以后养老金也很高,其他待遇也是很多私企不能比肩的,确实是如果可以选择,大家都愿意进央企工作。
那么说到退休后,养老金待遇高,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在社保缴纳上,跟一般的私企有很大的差别?我们来分析分析。
其实私企也好中大型国有企业也好,在社保缴纳上都是一样的。大家都是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要求来进行缴费的。根据《劳动合同法》以及《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签订了劳动合同,在合同成立之日起,30日内用人单位应该为劳动者缴纳社保。之所有固定30日内,其实也是为了劳动者之前社保缴纳不断档,有个连续性,对刚参加工作的劳动者来说也是一个保护。
在这一点上都是统一的,但是我们得承认,相对比一些中小型的私营企业,一般大型国企各项规章制度比较健全,各种法规执行也比较到位,不会投机啊、违法的行为存在。以缴费基数为例,一般大型国有企业的工资待遇高,缴费基数也比较高,而一些私营企业,即使部分人工资待遇也挺高,但是也不排除个别单位,以低于员工实际工资收入甚至全员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缴纳社保,这个差距在缴费阶段,就产生了。
大家想想看,同样是月入一万,按照部分地区最低缴费基数4000元缴费,和按照1万元实际工资收入缴费,差别是很大的。日积月累,养老金个人账户的余额差距还是很大的。
第二个就是缴费年限的差距了,一般入职了大型国企,在工作当月就开始缴费,即使工作调动了发生断缴的几率也比较小。一直到退休,这个缴费年限连续性比较好,大部分都能缴25年以上甚至35年,而在私营小企业,很多人工作变动性也比较大,发生断缴的几率也比较多,相对比下来,缴费年限可能就不如国企职工那么长。因此这个养老金差距也就产生了。
说到养老金我们顺便也提一下企业年金。企业年金是作为咱们社保缴纳的养老保险制度的一种补充,现阶段是属于企业和员工自愿缴纳,有的国企也执行了企业年金制度。
这也相当于职工的第二份养老金。虽然大家在退休后可以自己选择是一次性领取按时分批领取还是按月领取,总而言之,这是职工切切实实的一份养老金,而很多私营企业目前并没有建立这个企业年金,在这一块上,确实也享受不到。
通过今天的梳理,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个私营企业和国企在养老金缴纳上并不差别对待。养老金的差距基本就体现在了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上了。月入同等水平工资的私企职工,如果在这两方面与国企职工拉直,未来养老金的差距也不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