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了总会离开家的,那么父母只能是越来越老,那么他们年纪大了之后,又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有一次,遇到一个在农村市场卖菜的老农,在谈话中,他解到这位老农的日常生活非常有趣,令人羡慕。
每天走八公里路只为卖菜:每天半斤肉、二两酒走八里路,已经积攒下了十万元零钱。
卖菜的彭正定今年83岁,住在陕西省镇平县城关镇小河村,老人说,现在家里只有他和他的妻子两个人,种着两亩菜地。
每天早上5点,他们就去田里摘菜,然后担着担子去县城里卖菜。
老人家说,他其实不是陕西人,是重庆毕节人,20世纪60年代,一场自然灾害持续了三年,他搬到陕西安康谋生,这里有山有水,他就定居下来,成家立业。
孩子长大了自然是要成家立业的,婚姻并不是他们老两口能决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婚姻,作为父母不能对孩子有更多的苛求,为了让女儿都满意,他和妻子同意孩子嫁到千里之外的河北。
孩子有了自己的家庭后,家里就剩下他们老两口了,家里人少了,自然吃饭的人就不多了。留下2亩的菜地给自己,把剩余的耕地都流转出去了,家离县城很近,种菜和卖菜都非常方便。
在街上买菜的居民大多是他多年的老相识,都知道这位老人的菜吃起来很安全,价格也合理,取长补短,菜篮子里的黄花菜、黄瓜、韭菜带着晨露,新鲜诱人。
他通常在早上9点以前卖掉两篮菜,10点回到家,一天好的时候,就能卖60、70、100元,然后把钱给妻子。
他说自己只赚了钱,老婆只存钱,卖菜一年能赚2万元以上,说到他的年龄,为什么要种菜和卖菜呢?
老人说:身体好,一顿饭可以吃6 两米,每天吃半公斤肉,喝二两包谷酒,从家里到市场走18公里都没有多大的事情,权当是锻炼了。
如今他已经80多岁了,眼睛不花、耳朵不聋,现在这样的生活很好。
现在政府农村养老和老年生活津贴每月有的,自己也节省很多零花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睡觉就睡觉,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我们的两个女儿叫我们去河北养老,我们没有去,在家里很好,不要打扰孩子。
听了老人的话,看着卖菜的老人,我觉得这是中国农村老人“活到老,干到老”的缩影。
也许有一些让人感觉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其实这也是一种幸福和幸福。
年纪大了,孩子们也都成家立业了,可是作为父母却始终不愿意给儿女添麻烦。
这位老人家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可是每天他和他的老伴两人在农田间忙碌着二亩田地,每天以种蔬菜为生,然后将蔬菜运到县城里将其卖掉。
每天日复一日这样的生活也是非常幸福的,不过这种的幸福看起来却有一点点悲伤,老人家都老了,儿女不在身边,看起来总觉得少了一丝人气味。不知道大家对于这样的事情有何看法呢?
幸福是什么?当你80岁了,还能吃,还能喝,还能走路,还能做事,自立,不给孩子添麻烦,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
这种的幸福,作为儿女是否能够理解父母心中的那一份“职责”呢?
本文为原创,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禁止洗稿、搬运,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