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9年底,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有1.76亿人,占总人口数的12.6%,老年人抚养比为17.8%,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环渚街道作为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始终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探索智慧健康养老的新实践,不断提高辖区养老服务水平。
1.安装“一键帮助器”。截止2020年10月底,街道分别为邵家墩、瑶台、金锁、万安村老年过渡房安装了“一键帮助器”共计201台。这个求助器是一个白色“盒子”,正中央有个醒目的红色圆形按钮,当老人需要帮助时,只要按下红色按钮,系统后台就会直接打电话给子女等紧急联系人,开启通话模式。若老人身体不便无法说话,也能提醒联系人可能有突发情况。只要老人有需要,哪怕是买米买油这样的小事,通过智能帮助按钮联络也非常方便。
2.老年过渡房“煤气报警器”全覆盖。由于过渡房里不少老人都是自己做饭,日常存在煤气安全隐患。街道为老年过渡房全部安装了“煤气泄漏报警器”全天候监控用气安全,共计安装725户,总共支出97875元。报警器在正常情况下常亮绿色灯,一旦感应到煤气泄漏会发出声光报警,周边的人听到就能第一时间赶来帮忙。同时为煤气瓶更换了减压阀和软管,从源头上做好防护。
3.优化配置,升级服务。针对之前安装的“离床感应器”进行数次优化升级,于2020年10月进行电池更换,12月为邵家墩所有老人更换了第二代离床感应设备。升级后的第二代离床感应器可以作为慢性病管理的一个数据维度,指标对心血管病和风湿病等管理有意义,而且数据本身也能反映老人生活环境宜居指数,当这些数据出现极端时可作为报警数据。通过已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的10个日间照料中心每月的智能监管数据分析,得出目前各个中心日常活动人数相对稳定,运营服务情况良好。
4.加强与卫生医疗机构的合作,提高针对性服务。进一步加强了与环渚龙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卫生医疗机构的合作,通过把辖区内老人的慢性病资料传至在老年监护监管平台及12349指挥中心,实时跟踪老年人健康动态信息,建立健全区域老年人安全健康档案,实现养老服务效能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如遇紧急情况,对于监护设备发起的预警,也能及时根据不同个体情况、不同预警等级采取针对性应急响应措施。
存在的问题:
1.不少老人对智能产品仍存在误解,有数字鸿沟问题。街道老人大多数集中居住在老年过渡房,老人们文化程度较低,对于新事物的理解接受能力较弱,拜访过程中发现仍有不少老人因怕产品使用会乱收钱、怕太难不会操作、怕夜里鸣叫影响睡眠等等顾虑不愿安装使用。
2.卫生医疗机构上门服务种类单一,老人健康意识差。目前卫生医疗机构提供的上门服务仅限于测血压、量血糖等项目。而且老人们自我健康意识较差,平时不爱走动锻炼。
下阶段改进措施:
1.加大宣传建立信任,定期组织培训。街道联合各村、社区重点为老人宣传智能产品的是免费使用、有利于提高他们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保障的;定期开展使用培训,简单直白地为老人讲解智能产品用途,为老人消除不会操作、忘记操作等顾虑,不让智能工具给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碍。
2.选择过渡房试点增设血压仪,提高老人健康意识。为便于老人日常自助测量血压,及时了解身体情况,下阶段街道将选择试点过渡房增设血压仪,若成效显著考虑加以推广。环渚龙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上门服务过程中教过渡房老人练习保健操做法值得推行,有利于老人强身健体提高自我健康意识。
【来源:湖州市民政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