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饭碗”是每个毕业生所渴望的,找一个稳定的工作、或者是考上编制,一辈子都不用愁了。
但是相对“安逸”的工作状态,相当于提前“退休”,对于工作没有积极进取的朝气,也没有拼搏向上的动力,“年纪轻轻”的毕业生过起了“老年退休”的日子。
“铁饭碗”将破碎了?又一稳定工作取消编制?至少涉及700万多人。
近几年,国家为了改变这种“老年退休生活”的铁饭碗工作,实行了相应“政策”和一定的“措施”,希望可以改变这种安逸的“现状”。
所以,很多工作单位把“事业编”终身的饭碗改成了“合同制”,很多职工“心都有不满”,这就等于没有了稳定的工作,还代表着得“努力上进”了。
“事业编”转成“合同制”,虽然工资上没有任何波动,但是,相当于员工没有了日常的“保障”,说不定哪天就会被辞退,也不能很好的享受好的“福利待遇”。
“事业编”被整改了以后,又有一个“铁饭碗”被整改,公务员近几年是“炽手可热”的职业。
很多大学生为了考上“公务员”,不惜牺牲宝贵的就业时间,考两年、三年的都有,到底是什么“魅力”,让大家如此的“着迷”呢?
就是因为“公务员”是国家的铁饭碗,不仅仅享受着节假日的“双休”,而且相对于工作的“环境”、“待遇”、“工资”都是非常可观的,而且非常重要的是没有“失业”的风险。
今年公务员的报考人数可谓达到了历史的“巅峰”,不仅仅工作的人去考,就连学校的快毕业的大四学生也会去冲一把。
因为在我们的记忆力,不仅仅是父母那一代,就连现在有了公务员相当于这一辈子不用愁,不用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可以每个月享受“固定”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前不久,“公务员”的铁饭碗面临着整改,很多单位改成了“聘任制”,签订一定年数的劳动合同。
不再是“考试”选拔人才了,这对“公平性”有一定的缺失,而且也没有“编制”的保护。
但是,这些消息没有明确的落实下去,一切都在“静候佳音”。
“聘任制”的公务员的优势:
1、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事业心增强
常年来,对“公务员”的认知就是早九晚五的日常规律的工作,周末还可以双休,可谓是非常稳定、安逸的工作了。
但是,安逸的工作也有很多的“弊端”,比如说,很多刚入职的员工,抱着吃一辈子“铁饭碗”的心,也不努力工作,抱着养老的心态。
工作一点积极性没有,造成了岗位上的“假象”闲置。
如果把“公务员”的铁饭碗变成了“聘任制”,很多员工就会“坐”不住了,因为现在的社会就是“落后就要被淘汰”。
相对于铁饭碗,合同制的规定让他们的心理不在“安逸”,纷纷为了自己的“将来”努力工作,避免被淘汰。
所以说,可以看出如果改成“合同制”也并不是没有好处的。
2、工作质量得到保障,面向大众
现在岗位中的“公务员”,很多都是“占着”岗位,不干实事,因为稳定的工作,让他们衣食无忧,就忘记了很多平民百姓的“疾苦”。
所以说,如果改成了“合同制”,很多职工怕自己不干实事被举报,怕丢了工作,就会紧张的应对一些承报上来的问题,自然工作的质量越来越提升。
所以,公务员的合同制,其实不仅仅是督促每个人的“催化剂”,也是监督每个人的“摄像头”,避免一些人占着岗位不办实事的现状。
可以很好的面向大众、面向集体,更好的提高“公务员”的工作的质量以及服务的质量。
总结:
相对安逸的生活造就不出“精兵强将”,虽然现在对铁饭碗的“公务员”没有采取任何的政策。
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为了一些“工作质量”、“服务质量”而整改,打破这种常规的“铁饭碗”的保护,让“公务员”在其位谋其职,真正的可以为国家办点儿实事。
所以说,面对“合同制”的公务员,其实换一种角度就会发现其中的“益处”还是蛮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