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愿意。因为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农村人的养老问题是一个大问题。毕竟他们没有退休金,而唯一的养老金,因为数额太少,也无法满足他们基本的养老生活。年纪大了之后没有办法外出打工,不能获得足够的收入。在家里种地挣不到钱,只能勉强维持温饱。万一哪天不能动了,不能种地了,一方面是土地抛荒非常的浪费,另一方面农民也没有自己的收入来源,那真的将会进入到一个走投无路的境地。所以很多农民如果能够收回承包地,然后发给一定的养老金,肯定会愿意的。
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个话题的意义在于讨论,而不在于实际。因为我们现在的相关规定是农村的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也就是说第2轮土地承包到期之后,土地关系将保持不变。国家之所以出台这样的政策,其实是为了维护农村土地的关系长久稳定。所以不大可能真的会收回农村的土地承包,但是农村养老问题确实值得关注,而且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根据联合国对于老龄化社会的一个分布标准,其实我国从2000年就已经进入到了轻度老龄化社会,而再过5年,到2025年就即将进入到中度老龄化社会。到时候,60岁以上人口就已经占到社会总人口的20%以上,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占到社会总人口的14%以上。所以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很快我们就会面临到非常大的养老压力。
虽然现在中国仍然是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但是考虑到很多农村的现实情况,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拼,只有老人常年留守农村,平时没有人照顾,只能依靠自己。当然子女可能会给他们一部分养老钱,但现在大部分人的生活压力都很大,如果说每个月能够拿到500块钱,其实就能很大程度上缓解农民的养老压力。
因为农村的基本生活开销并不大,老人除了柴米油盐之外,并没有太多的消费需求。当然我们这里面没有考虑到一些意外或者是生病这样的情况。所以如果一个人能够每个月领到500块钱的养老金,按照现在的生活水平,是可以维持他们基本生活的。
当然,可能有一部分老人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土地。这是因为他们自己身体还是比较不错的,平时虽然不能外出打工,但是在老家种种地种种菜,也能够维持基本生活。但我们需要考虑的一点是,等到他们七老八十,身体不许可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那么农村的老人养老问题就会变成一个非常大的麻烦。其实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现实生活。
在中国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模式逐渐被消解的同时,如果社会福利机构以及私人养老产业无法及时进入到农村,无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养老选择,未来农民的日子并不好过。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或者想法,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说说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