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8日消息(记者车丽)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养老护理员,被誉为“生命的经营师”。长期以来,养老护理岗位面临着专业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缺少认同感等困境。民政部表示,将多措并举解决养老护理员职业发展瓶颈。2020-11-8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在河南省商丘市星光老年之家,48岁的护理员陈桂荣正帮助老人盛午饭。
陈桂荣:在这工作6年多了,每个老人的症状不一样,照顾每个老人的方法都不一样,最忙时这一天都没有坐到凳子上。
像陈桂荣一样的养老护理员,我国现有50多万名,但远不能满足2.54亿老年人和4000多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需求。考虑到家庭成员照护因素,据估测,未来一段时间,全国需要新增至少上百万名养老护理员。
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乌丹星:现在养老护理员队伍的主要问题是三个,第一个是招生难、第二个是留人难、第三个是职业通道不通畅。我认为应该加大鼓励年轻人,让他们往这个行业里来,多部委协同合作,去解决市场上的难点痛点问题。
民政部表示,确保到2022年底前培养培训1万名养老院院长、200万名养老护理员、10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切实提升养老服务持续发展能力。新增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技能要求,提升养老护理员上门服务能力,适应居家和社区照护的巨大需求。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将加快推进养老护理员的职业等级评定工作,让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提升空间进一步明确。我们是要推动各地出台更多的鼓励和激励养老护理员的优惠扶持政策,让他们的劳动得到更多的尊重,让职业更具有吸引力。推进养老护理员的一些褒扬制度,比如说评选“最美护理员”等这样措施,让养老护理员的劳动成果为社会更多的看到、鼓励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