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退休老人理论上应该是幸福很多,因为他们基本都有养老金傍身,不同于年轻人追求新鲜事物,天南海北到处跑造成的大额花销,老人退休大多就是在家,不怎么乱跑,按理说每个月花费上会更低,能攒下不少钱。但实际上,很多老人却出现越活越穷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呢?主要与以下这4件事有关:
第一,无限制地补贴子女
曾经是子女赡养父母,如今是啃老族当道,不少年轻人让父母养育自己到毕业结婚,仍然没有“断奶”,还理直气壮的让父母补贴生活花销,甚至带上下一代继续花父母的钱。老年人对子女的舔犊之情过深,舍不得孩子面临经济压力,造成生活窘迫,宁可自己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也要不断给子女掏钱补贴家用。加上很多老人有隔辈儿亲的思维,冲着孙女,孙子们的面子,这钱也愿意掏。
第二,在养老院投资
前段时间,益阳纳诺养老院诈骗老人17万血汗钱,导致老人跳江结束生命的消息刷爆网络,养老院这个隐藏的理财利益链被展现在大众面前。这时候大家才知道,原来,暴雷的养老金不仅这一家,很多机构都是利用先投资,后返钱,许诺高额回报,低价住宿的噱头,让这些辛苦了一辈子,手中只有养老金维持生活的老人被吸引上门交钱。如今,这些养老院的高层大多跑路,留下的都是人去楼空的烂摊子,而被骗老人却面临钱要不回,无处养老的命运。
第三,拒绝利用智能方式领钱
最近,《杭州1818黄金眼》报道了一个新闻,在银行取了现金的宋大爷本来想带着5万元出门,结果半路丢在公交车上,由于是现金,司机虽然有拾金不昧的善心,但无奈,袋子里只有5万块钱,却没有任何身份证明,司机无法直接还钱,只能等着失主打电话。而宋大爷经过报警后,经过警方的帮助,这笔钱终于交回了他手中。根据宋大爷的说法,之所以选择只带现金,主要因为自己是老年人,不用手机软件收钱和付款。而这一事件也让我们看到如今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很多老人遇到不会用手机付款,转账时,不是想着花时间努力学习,而是直接放弃,宁可选择带大笔现金出门。而老年人本身的智力和记忆力就已经在下降状态,很容易丢三落四,如果正好是在取钱后丢失,又没有遇到好心人,很可能就要白白吃哑巴亏了。
第四,对黄昏恋不懂分辨
到了退休这个年龄阶段,老年人难免要面对生离死别,另一半可能无法陪伴自己到生命最后时刻。而老伴离开后,子女又常年在外工作,还有了自己的家庭,独身老人们就会显得很孤独,这时,黄昏恋就成了越来越多老人的选择。但一部分骗子也因此盯上了这些迫切想找新恋情的老人,往往这个时候,很多老人容易被眼前年轻漂亮的相亲对象所迷惑,而上当受骗。我建议大家还是要理智对待,就像电视剧《都挺好》里面,苏大强被年轻保姆迷惑,不仅和子女割裂,还要把房子都登记在保姆名下,儿子苏明诚气得对父亲说“她看上你什么了,图你年纪大,图你不洗澡?”即便被子女一再劝阻,苏大强也不听,最后还把儿女买给自己的房子低价转手,带着钱要跟保姆生活,结果被他的菜根花宝贝赶出家门,人没了,房子也没了。
虽然这只是电视剧,但放在我们生活中也是很真实的,这样的黄昏恋对象,他们的年龄明明比这些退休老人小很多,为什么会选择比自己年龄上大这么多的人呢?很明显,主要还是想骗取退休老人的养老金,以及老人的房产。所以,希望退休老人们找寻新的另一半的时候,还是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去选择,永远牢记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受骗风险可能将减少一大半。
以上几点就是我从《民法典》中得知的!
作为一个普通人,想要了解法律常识,但又没有基础看得懂枯燥的法律条文
别急,今年刚颁布的《民法典》,通过这部法典,您就可以了解跟您相关的法律。
这部《民法典》中的内容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结婚生子,还是邻里纠纷,亦或者签订合同吗,开设公司,借钱还钱等等,都能够在《民法典》中找到法律条款。
最新版的《民法典》实施之后,我们只通过这一步法典就可以了解自己的权利,保障自己的权益。一部《民法典》在手,我们就能轻松应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民法典》,只有及时掌握其中的内容,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拿起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权益,才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建议大家人手一套《民法典》+《法律常识一本全》,原价99元,现在只要69元,两包烟钱,就可以把这部能保护自己的法典搬回家,还有更多的优惠套餐等你选择。有事没事随时翻阅。了解一下《民法典》当中的一些法律小知识,知法懂法守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信在生活当中都会用得到。
民法典+法律常识(全二册):69
民法典+法律常识+口才书(全三册):89(立省32元)
民法典+法律常识+投资学(全三册):89(立省33元)
民法典+法律常识+经济常识(全三册):89(立省33元
民法典+法律常识+口才书+投资学+经济常识(全五册):129(立省55元)
点击下方横条,下单购买,正版书籍即可包邮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