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成为社会的共识,也是我国不断努力的方向。如果大家仔细注意一下国家人社部,在近几年讲述养老问题时,不断强调着老有所养的终极目标。而且在近几年的政策推进过程中,也是逐步在落实这个问题。
城镇职工已经建立了职工养老体系,针对城市无工作人员,也建立了灵活用工养老体系,以及城市居民养老体系,再加上低保制度。虽然未来还有待于完善和逐步抬升底层养老金收入,但是针对城市居民的养老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解决。那么对于农村养老问题呢?
我国在2009年开始建立农村的新农保体系,资金来源于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但是前提还是需要每月农村居民向新农保缴纳费用或者按年缴纳,那么在年满60岁之后才能领取。很多农村居民手中无现钱,所以一直也没有参加。
但是国家在2019年开始,针对新农保进行了一些变更,可以帮助更多的农村老年居民参与进来,在60岁之后领取到养老金,实现老有所养。
1.缴费政策发生变更。只要在45岁之前有过缴纳记录,那么45岁以后的农民,可以一次交满15年的养老保险,在退休以后可以领取养老金。
2.缴费方式变化。国家试行贷款养老,经济条件差的农民可以申请低息贷款缴纳养老金,在退休之后可以领取到养老金,并拿出一部分用来还贷款。农民可以不用交钱就可以领钱。
3.针对失地农民新增补贴项目。失地农民可以按照比例领取养老补贴,养老补贴的金额根据失去土地的面积决定的,也就是说失地越多,补贴越多。
至于未来农村的养老金资金来源是从何而来,其实同城市的社保基金体系来源基本相同,一方面是来自农村居民的缴费收入;一方面是来自于农村养老金产生的投资收益;一方面是来自于国家财政补贴;还有一方面是来自于国家向农村养老基金拨付的央企股权产生的利润分红。未来这四方面收入构成了农村养老资金的来源。现在还有一块是来自于村镇集体收入的社保上缴部分,但是预计未来会越来越少。
目前农村养老保险还没有实现像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一样,进行升级的统筹。但是自2019年开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了合并工作,未来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那么这就说明新农保将不复存在,合并进入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也将同城镇职工养老体系一样,会逐步实现省级统筹乃至全国统筹。那么未来的养老基金不足问题将长久得到解决。
农村居民虽然现在还得不到满意的养老保障,但是待以时日,随着我国养老体系的逐步完善,养老待遇会逐步提升,也会在退休之后得到充分的基本生活保障的。至于资金问题,不用再去担忧了,因为也会国家进行统筹解决。
老有所养是指所有老年民众的生活基础保障会得到了解决,绝不仅仅指城镇居民。我们未来将从小康社会逐渐奔向中等收入国家,那么在此过程中养老问题会得到彻底解决的。
觉得好,请给予点赞、评论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