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开始,国家建立了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每年都有国务院统一下发通知,对各地的养老金进行调整。
近年来养老金进行调整,首先是由人社部、财政部统一公布养老金调整的通知。通知会明确调整人员的范围、调整开始的时间、调整的总体比例、调整的主要方式以及资金来源和有关要求等等。
今年养老金调整的通知还没有公布,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计划,应当会在4月底之前公布。调整的总体水平2020年是这么表述的:全国总体调整比例,按照2019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的5%确定。各省以全国总体调整比例为高限,确定本省的调整比例和水平。
从国家养老金调整的通知来讲,一般来说养老金越接近平均水平的人,调整的幅度越接近平均增长幅度。
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有一项重要的作用就是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努力促进社会公平。因此,在有关养老金调整的时候,会向养老金较低人群倾斜。
养老金调整的办法,近年来各省市都是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来进行。
①定额调整,实际上就是人们增加相同的钱数。但是相同钱数的情况下,养老金较低的人群增加的幅度较高,养老金较高的人群增加的幅度会低一些。比如说2020年北京市养老金定额增加50元,养老金2000元的人增加幅度是2.5%,养老金5000元的人增加幅度只有1%。
②挂钩调整,又分为按缴费年限挂钩和按养老金水平挂钩。
按缴费年限挂钩,主要是根据缴费年限的长短进行调整。不考虑过去缴费基数高低,也不考虑养老金的高低。有的地方是所有缴费年限增加相同的标准,也有的地方是缴费年限越长,增加的标准越高。比如说浙江省15年以下的缴费年限,每年增加1.5元。16~30年部分每年增加2.5元,30年以上的部分每年增加3元。
按养老金水平调整,全国大多数省市都是跟本人上年度12月份基本养老金挂钩,增加相同的比例。比如山东省2020年同样增加1.7%。
③倾斜调整,主要就是针对高龄老人和艰苦边远地区进行倾斜照顾了。
如果不考虑倾斜调整,比如说山东省缴费年限35年,养老金3500元,2020年会增加定额调整52元,缴费年限挂钩67.5元,按养老金水平挂钩59.5元,合计增加179元,平均增幅5.1%。
总体来说,在养老金调整的时候,养老金水平越低调整的幅度会越高,一般都会超过平均调整水平。这种做法实际上也是对于缴费年限较短、缴费基数较低人群的一种照顾,能够更有效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养老金的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