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想赚老年人的钱,钱没赚着,却快把自己熬成老年人了......”
“老人的钱好骗不好赚”,这是养老行业从业者经常听到的抱怨。
养老产业毫无疑问是一个朝阳产业,但是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养老产业依然存在着“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盈利模式单一”的共性挑战。
康养产业,作为一个最近几年新兴的产业,很多人将其等同于养老,甚至有从业者直接将其简称为健康养老。但从产业发展的宏观情况来看,康养产业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养老仅仅是其中占比较大的一部分。
康养的全龄化、细分化是大势所趋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发并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中国大健康产业正步入黄金期,健康服务业将翻四番,3 .8万亿增至16万亿,健康服务业已被国际经济学界确定为“无限广阔的兆亿产业”。
从2017年至今,康养产业正在以一个不可思议的速度快速成长。目前,全国多个省份和地区的产业规划等,均将康养产业提到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高度,同时把通过产业融合建设示范区、示范项目作为工作的重点。
目前,以万科、远洋、保利、乐成等为代表的房地产企业,以泰康、合众、平安、国寿、大家等为代表的保险企业,以中信、首开、北控、首钢、京煤、中国康养、国药、中铁建等为代表的国有企业,正在快速的切入康养产业。康养产业以“医、养、健、食、娱、居”为核心要素,能够整合不同领域的业态进行融合发展,正在成为地产和险资扎堆进入的领域。
当前康养产业呈现市场需求庞大,发展前景广阔,但有效供给不足,康养产业还面临着亟需解决的难题。
首先,就是认知层面,养老行业是康养产业的重点,但绝非是康养产业的全部。
当公众的目光聚焦于各类养老项目的时候,实际上却也忽略了康养产业背后蕴含的其他细分的市场,因为康养不仅仅是针对老年群体。目前,无论业内还是消费者对于康养的理解仍以健康和养生为主,将康养局限在养老上,认为康养的主要消费群体是老年人。
2020年,人社部、民政部、财政部、商务部、全国妇联印发通知,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康养计划”)
相关负责人在解读“康养计划”时明确表示:健康照护、养老护理、家政服务、婴幼儿照护等康养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越来越多,加之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二孩”全面放开等多重因素影响,出现了康养服务从业人员供不应求的现象。
从业态发展现状来看,全国养老护理员缺口很大;家政服务员尤其是中高端服务供给不足,特别是春节、农忙时节尤为紧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两年来,每年至少需要职业育婴员、保育员近1000万人次;2020年2月,健康照护师作为新职业正式列入我国职业分类大典目录。健康照护师可在家庭、养老机构、社区等场所,承担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病患者和残障人士健康照护与生活照料双重职能。与此同时,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已达4000多万,对养老照护、康复护理的需求也很大。
注意,这里的康养职业人才,并没有专指养老护理员,而是包括了健康照护、家政服务、婴幼儿照护等。不难看出,国家层面并没有单纯地将康养职业人才限定在养老领域。
事实上,康养产业按照消费者群体进行划分,可分为妇孕婴幼康养、青少年康养和中老年康养,应该说,康养实际上是一个全龄人群的产业。然而,许多从业人员并未将妇孕婴幼和青少年纳入康养市场的目标消费人群。而这部分群体,很可能是康养产业中一个潜在的巨大的蓝海市场。
母婴康养——健康好孕
母婴康养,作为康养产业的另一个蓝海市场,值得重点关注!
《2020母婴消费洞察报告》,中国女性对孕育期生活质量要求明显提高,社会各界对孕育市场的关注度也连年攀升。
此前,据媒体报道,上海市宝山区的塘湾村,就正在建设中国第一个母婴康养村。据悉,根据规划,塘湾村乡村振兴项目共分二期,项目包括“沪苏厅堂”,即公共服务中心、乡村振兴展示中心、塘湾宴会厅、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及入口区配套工程;母亲花文化园、疯狂森林、守望萤火、“体验式农庄”及“体验式民宿”等建设工作;二期包括“健康管理中心、乡村驿站、康养中心”三个新建项目。
据悉,项目建成后,将能实现每年2000个母婴专护师(月嫂)、养老专护师、高级理疗护理师、母乳喂养辅导师、导乐分娩师等高级技能培训,提供每年1000个各类护理师的派出服务。
无独有偶,最近,四川省泸州市的第一家母婴康养中心也正式揭幕。据悉,爱沐母婴康养中心位于江阳区酒城大道三段,该中心由西南医投集团携手泸州市人民医院共同打造,建筑面积近1千平方米,主要开展备孕调理、产后康复、减脂塑形、儿童健康指导、小儿推拿、女性瑜伽等服务。还邀请市人民医院产科、儿保科的专家定期到中心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开通妇女儿童健康咨询直通车,每年可为一万三千多名孕产妇、婴幼儿提供便捷的健康咨询服务。
母婴康养,重在对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从康养产业处于国内前沿的攀枝花市一些企业的宣传口号中也不难看出,母婴康养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康养企业关注的新焦点。据悉,当地部分康养企业的宣传口号,此前是“孝敬爸妈,就来攀枝花”,现在一些则是变成了“好孕就来攀枝花,坐完月子再回家”。
青少年研学康养——研学养智
目前,青少年群体的健康问题同样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现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青少年视力不良率、龋齿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
青少年的研学康养,同样市场空间巨大。攀枝花市在今年的7月份,就推出了针对青少年群体的康养研学基地以及康养研学实践线路,推动“康养+研学”的融合发展。
据悉,结合青少年康养研学实践的独特要求,攀枝花市教育和体育局对攀枝花的研学基地及线路进行梳理,发布了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行远牧业教育实践基地、攀枝花中国航天智能机器人科技城研学教育基地、26度果园、“电小芒”电力科普教育基地、红格研学实践综合教育基地、兰尖故事研学基地等在内的8个青少年康养研学实践基地,以及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攀枝花中国航天智能机器人科技城(兰尖故事、“电小芒”)、攀枝花苏铁研学基地、行远牧业(26度果园、红格研学实践综合教育基地)等3条青少年康养研学实践线路。
青少年的研学康养,可以围绕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涉及到的教育、体育、旅游、美容、运动、养生以及心理咨询等方面展开,如健身赛事、康复医疗、中医药疗养、亚健康防治、美体美容、心理诊疗等相关产品与相关服务。
青少年研学康养,也正在成为企业进军康养产业的新抓手。据媒体报道,2018年9月8日,平山首届研学康养文化节上,东胜集团就曾推出了针对青少年的研学康养项目。据悉,大吾川研学康养度假营是东胜集团研学打造的首个营地,目前拥有生态研学、文化研学、红色研学三大版块课程活动体系,针对6-18岁的青少年提供研学营、周末营、假期营、夏冬令营等服务。利用“旅游+”、“生态+”等先进产业模式,全面整合旗下康辉集团、康辉文旅集团平台资源,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规划建设东胜文旅·大吾川研学康养度假小镇,并打造研学、康养、度假休闲三大板块。
目前,很多企业进军康养产业,之所以盲目求大求全,实际上是并没有真正地了解康养产业的核心逻辑,将康养产业狭隘的定义为养老。康养产业的发展,实际上才刚刚开始,任何细分领域,都有可能诞生出新的独角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