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6
3月30日,2021年德州市民政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20年工作,明确2021年民政工作将围绕“群众生活品质突破提升行动”展开,精准施策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实施“七大突破提升行动”,创新实施“六大攻坚行动”,奋力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改革发展,为“十四五”良好开局贡献民政力量。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方面,推动民政兜底保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持续提升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水平,落实城乡低保标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等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城乡低保、城乡特困人员、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再提高10%,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费达到省定标准。
落实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五有”工作要求,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55%;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提高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社会大救助综合服务信息平台作用,提升完善智能研判、主动发现和监测预警机制。通过“德救助”小程序等信息化手段完善社会救助事项“掌上办”“指尖办”功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着力提高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加快建立上下衔接互通的社会救助工作网络,加强市、县(市、区)社会救助综合服务能力建设。
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制定德州市“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出台市级养老服务专项资金补助方案,建立与养老服务设施等级挂钩的运营奖补机制;新增护理型床位2600张以上,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达到50%以上,建设改造敬老院10处,每个县(市、区)都建成1处以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敬老院。建设街道综合养老服务机构不少于6处,年内基本实现街道全覆盖。
开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清查整治专项行动,推动解决规划、建设、移交、使用不到位问题,力争年底老旧住宅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达到70%,新建住宅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要达到100%;鼓励建立经济困难重度失能老年人集中供养制度,拓展兜底保障范围。建立失智老年人防走失关爱机制,为不少于1600名具备行动能力的失智老年人发放定位手环;健全养老服务应急救援体系,全市建立起不少于50人的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养老服务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市、县各打造一批标准化示范单位。继续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培训养老院院长不少于70名、养老护理员不少于3800名。举办全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
在加强儿童福利服务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方面,提升儿童福利保障服务水平;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规范儿童收养工作。
在提高基层政权建设能力和城乡社区治理水平方面,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提升社会组织监管效能;有效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优化行政区域设置;依法规范地名管理;不断提高界线管理水平;强化救助管理服务能力建设;推动殡葬事业发展和服务创新;提升婚姻登记服务水平;提升残疾人福利水平;推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规范志愿服务工作;提升社会工作服务能力;促进福利彩票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德州市民政系统要保持“头拱地、向前冲”的奋斗姿态,着力实施社会大救助完善提升、养老服务夯基提质、殡葬改革纵深推进、社区治理科学高效、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作风效能转变升级等六大攻坚行动,以“说干就干、干就干好”的优良作风,以“开春就开干,开局就决战”的持续奋斗姿态,确保德州民政事业“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建设“富强、活力、幸福、美丽”的新时代现代化新德州做出更大的民政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贺莹莹 通讯员 王彦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