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杨卉)9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从民政部官网获悉,北京市石景山区已连续两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60周岁以上、肢体失能、经济困难的户籍老年人无偿提供6000元的失能康复“服务包”。目前已为692名失能老人进行了14543次入户评估及康复治疗。
公开信息显示,石景山区推出的失能康复“服务包”包含30次、每次一小时的上门康复治疗服务,由相关部门对有需求的老年人进行评估后,具有专业康复治疗资质的机构将派人员上门为失能老人开展服务,定制康复治疗方案,进行语言、行走、肢体等康复训练,服务包到期后,老人还可以继续享受与政府购买服务同等价格的优惠康复治疗。
同时,在医养结合方面,目前该区17家养老机构全部通过独立设置医疗机构、配套设置医务站点、协议合作综合医院三种模式,社区养老服务驿站采取与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签署协议等形式,促进专业医疗卫生资源与社区深度合作。
据悉,石景山区还实施开展了失能老人康复关爱、居家养老精准服务、康复辅具维护保养等12项试点,建成养老机构8家、街道养老照料中心9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40家,形成每个街道都有一家养老照料中心、一批社区养老服务驿站。
在发展个性专业适老照护新模式方面,该区重点开展了四大项目。一是实施“一人一策”适老化改造项目。按照“政府部门主导、老人自愿申请、专业机构实施”的办法,对硬件配套、家具家装、康复辅具等进行适配改造,目前已完成399户的适老化改造。二是推行“一键呼叫”信息化服务项目。已为13800户“三失一独一高”老人家庭安装养老服务“大话机”,实现一键对接居委会、卫生服务站、养老服务驿站、999急救中心等11个服务终端,实现了居家老人服务需求实时响应。三是开展“三失一独”亲情化探访项目。截至目前,已累计为全区4827位“失智、失能、失独、独居”老人开展居家养老巡视探访服务328314人次。四是打造“1160”喘息化照护项目。“1160”即每人每年60天的喘息照护服务,采取政府“买单”,专业机构提供短期托养和家庭床位两种模式分担家庭照护者的照护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