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榜单#两位老人的真心话:人到六十前,一定要给自己存点钱
2020-09-24 18:05  浏览:584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社会正能量自然是弘扬主流价值观的,不管对于什么样的情况,就提倡实施爱的教育,仿佛爱能驱走世间一切丑恶与不公。

但事实是,人性当中的丑恶与自私,就如同自然界当中的苍蝇一样,无论如何消灭,永远也消灭不了。

所以,在大方释放爱的前提之下,请记得始终对自己好一点,这不是自私,而是一种非常恰当的生存能力。

两位老人的真心话:人到六十前,一定要给自己存点钱!

为什么?因为你会发现,亲情固然珍贵,但世间绝对能保障你的两样关键元素只有这两样:一是自己本身;二是钱。


潘女士

我邻居阿姨退休一个月六千多块钱,百分之九十都贴补了儿子。

现在的情况是老人老伴多年之前就已经过世了,老人将晚年所有的指望,全都寄托在了自己的儿子身上。

觉得只要倾尽所有帮扶了儿子,他将来就会投桃报李,善待自己。

结果却不然,前不久她去医院检查发现自己得了重病了,需要一笔不小的医疗费。还没开口冲儿子要钱看病,只说今后可能没办法再像之前那样补贴他们了,听到没有钱可拿了之后,她儿子儿媳就把老人推出了门外,根本没拿老人之前对他们的恩情当成是一种恩情在对待,只是看成了交换自己给她养老的条件而已的一种认知,特别让人气愤与无奈。

因为在他们看来,老人不给钱,自己也就没有了赡养她的义务,这两者之间互为条件。

现在老人没有属于自己的积蓄,遇到一个没有感恩之心的孩子,再加上自己病痛缠身,当下的日子过得就相当艰难,余生的痛苦就更不用多说了!

所以我觉得,父母爱孩子是一回事,但教育好他们比无怨无悔对他们好更合适;把他们培养成才比一味把自己的钱都补贴给他们更合适。

而且我也认同人不管到什么时候,手中都需要多存点钱,这样才能安身立命,全都指望别人,真的很危险。


洪女士

我现在和老伴日子就过得真心有点苦,但是有苦难言,不知道该如何解脱。我们两人工资不多,因为我们是工人,但加起来也有八千有余。

照我们自己平时的生活标准来看的话,这些钱足够自己安安逸逸度过余生了,一点问题也没有。

但是直到现在为止,硬是没攒下点钱!为什么呢?因为三个儿子两个下岗,他们又要还房贷,又还车贷,还要供孩子上学,生活负担相当重。

为人父母,看到子女这种情况于心不忍,不贴不行。

剩下的那一个工作单位好,自己收入也不错,但也得给点,因为完全不给的话,他们俩口子会认为我们当父母的偏心,唯独对他不好,就会容易因为这些生出意见与矛盾,破坏家庭当中的大团结。

我们是知道自己年龄渐渐大了,身上也得攒些钱。因为看孩子们这种情形,将来我们老俩口有个三病两痛之类的,还是得靠自己才行。

但是目前又完全没办法实现,因为相比将来的隐忧,还是孩子们当下在现实当中遇到的困难更迫在眉睫。

想想也是太心酸了,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遇到这种事情?孩子们能力与运气有高低,这也是身为父母没办法控制的。

唉!只能边走边看外加保重自己身体吧?现阶段是真的是有点自顾不睱!


结语:

教老人记得为自己存点钱,不是教他们自私,更不是教他们不爱子女。

但是这种爱,最好在孩子们年龄小的时候化为一种培养与教育,让他们自强、自立、拥有一技之长,成年之后不说个个成为栋梁之材,但至少能够自食其力,不至于一直让年迈的父母一直贴补。

其实这样就已经算是为父母减少了头上许多的压力了,就算不会给父母更多金钱与物质上的回馈,但父母还能因为自己的工作或干事业获得的报酬攒下足够应付自己正常生活的养老资本,这算是最基础的一种孝顺。

儿女成年的标准就是成熟与自立,如果经济上不独立,那就是一种未成年的表现,不管他们年龄多大都一样,妈宝男、妈宝女、啃老族就是这样养成的。

就算父母们60岁之前已经拥有了精神上与经济上相当依赖自己的子女,这种现实没办法更改,但60岁之后,记得为自己多留点养老钱。

这样余生才有质量可言,否则的话,晚年生活真的难料!

-END-


发布人:4113****    IP:125.64.1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