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重点项目包干办、养老育小牵手办……九龙坡推出“十办”实事措施
2021-08-06 19:32  浏览:1774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上游新闻记者 王渝凤 九龙坡区供图


为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今(6)日上午,九龙坡区社科联主席、区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实践活动组组长向媒体发布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十办”实事的相关内容。


据了解,“十办”实事的工作机制主要体现在发展理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障基本民生需求、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水平等方面,从而推进各项民生实事落地落实。




“十办”实事工作机制出台新闻发布会


“十办”实事都有这些内容


在九龙坡区开展“九说”党史的基础上,探索实施“十办”这一具有自身特色的自选动作,目的是为群众真真实实地办理实施。“十办”实事具体如下:


一是重点项目包干办。扎实推进2021年10项民生票决事项,九龙坡区14件年度重点民生实事,50件区级层面重点民生项目和700多件部门镇街民生项目,实行领导挂帅、部门包干、限时办理。


二是养老育小牵手办。通过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资源共享,不断探索社会养老和婴幼儿托管服务模式,支持推行“四点半课堂”“共享奶奶”“助浴快车”“一个人的剧场”等创新服务方式,做新做亮“宏善养老”等医养结合品牌。




“共享奶奶”接孩子放学


三是宜居畅行提质办。持续推进“大城细管”,大力实施老旧小区和城镇危房改造、重点公园、社区公园和城市绿道建设,合理设置网购点位和快递停车港等便民设施,提高精细管理和精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四是门口就业搭桥办。进一步总结推广民安华福“家门口”就业创业经验,整合镇街和社区资源,积极搭建“家门口”就近就业平台,开展精准帮扶、指导和技能培训。


五是平安稳定双网办。推行“网格管理+网络治理”双网模式,强化“老杨群工”特色品牌和中心统筹能力,探索建立“综治中心+网格化+五长制+信息化”基层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共建平安家园。


六是社区自治协商办。重点推进“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建设,发挥好基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多方参与、多层联动、多元共治的基层民主协商自治新格局。


七是便民政务智慧办。充分利用“24小时智慧政务”服务中心,倡导政务服务自助办理,进一步优化“一件事一次办”流程。推进办理业务系统整合和高频政务事项“一窗通办”向基层延伸,实现便民利企服务标准化智能化。


八是纾困解难结对办。关心关爱快递员、网约工等八大新兴自由就业群体,拓展劳动者港湾布点,探索政企联合购买快递员意外伤害保险。


九是志愿服务点单办。充分发挥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和九个分中心作用,优化群众“需求菜单”、服务“项目清单”和“分类分级、就近就便”“派单”等流程,做实做亮实践服务品牌。


十是区域民生协同办。协同推进“双城”民生事项全面发展,全面落实对口帮扶城口县资金支持、企业对接、学校共建、医院结对、就业培训、文化互动等民生帮扶项目,共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探索出“家门口”就业创业模式


在九龙坡区华岩镇,居民方建华是个有名的人,当年,他怀揣仅有的2000元经营日杂百货,经过5年多“创业大市场”的培育孵化后,目前已租下5个门面,开了约50平方米的日杂百货店,月收入上万元,成为了小有名气的“创业达人”……


2020年,九龙坡区探索出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家门口”就业创业模式,13个镇街因地制宜推广。2020年全年,该区城镇新增就业4022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0%,“家门口”就业创业累计带动就业4.12万人。


除了帮助居民解决就业问题,“家门口”就业创业还建立了“长效常态”帮扶机制,结合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做好技能培训,努力实现从“就到业”向“稳就业”跨越。


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居民们降低了工作成本,同时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升。“我们还将不断完善原有就业服务超市、手工作坊、创业苗圃、创业市场等功能载体,打造培训基地等新载体,让‘家门口’就业服务更多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区人力社保局有关负责人说。




技能培训


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在此之前,九龙坡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就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截至目前,134件子项目中,已完成50件,占比37.3%,推进情况较好的有54件,占比40.3%,整体推进有序有力有效。


出台了一批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举措,推出了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实施了一批直接造福于民的项目工程,解决了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


而“十办”实事的工作机制也在防疫抗疫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杨家坪街道政法书记陈贵国表示,街道充分发挥“老杨群工”“双网融合”治理体系优势,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一方面,严格做好人员排查。开发街道自主申报微信小程序,依托物业群、楼栋群等广泛推送二维码,提醒境外返渝、疫情热点地区和中高风险地区返渝居民自主申报。


另一方面,全面做好应急准备。完善大规模核酸检测方案,确定13个社区核酸检测点,发动900余名网格员、楼栋长、党员志愿者参与服务保障,确保核酸检测即时反应、有序开展。


同时,加快组织疫苗接种。持续组织社区居民接种疫苗,累计完成疫苗接种17.9万针,接种率位居全区镇街前列。


最终,还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利用宣传栏、LED屏等线下宣传阵地积极开展宣传,通过业主群、楼栋群每日推送疫情防控信息,努力营造人人知晓疫情动向、人人支持疫情防控的良好氛围,为这个杨家坪街道常住人口近18万的“大城老城”,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长效的机制支撑。




杨家坪街道的网格员对农贸市场进行常态化巡视管理


发布人:c24f****    IP:106.39.74.***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