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记者 王渝凤 九龙坡区供图
为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今(6)日上午,九龙坡区社科联主席、区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实践活动组组长向媒体发布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十办”实事的相关内容。
据了解,“十办”实事的工作机制主要体现在发展理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障基本民生需求、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水平等方面,从而推进各项民生实事落地落实。
“十办”实事工作机制出台新闻发布会
“十办”实事都有这些内容
在九龙坡区开展“九说”党史的基础上,探索实施“十办”这一具有自身特色的自选动作,目的是为群众真真实实地办理实施。“十办”实事具体如下:
一是重点项目包干办。扎实推进2021年10项民生票决事项,九龙坡区14件年度重点民生实事,50件区级层面重点民生项目和700多件部门镇街民生项目,实行领导挂帅、部门包干、限时办理。
二是养老育小牵手办。通过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资源共享,不断探索社会养老和婴幼儿托管服务模式,支持推行“四点半课堂”“共享奶奶”“助浴快车”“一个人的剧场”等创新服务方式,做新做亮“宏善养老”等医养结合品牌。
“共享奶奶”接孩子放学
三是宜居畅行提质办。持续推进“大城细管”,大力实施老旧小区和城镇危房改造、重点公园、社区公园和城市绿道建设,合理设置网购点位和快递停车港等便民设施,提高精细管理和精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四是门口就业搭桥办。进一步总结推广民安华福“家门口”就业创业经验,整合镇街和社区资源,积极搭建“家门口”就近就业平台,开展精准帮扶、指导和技能培训。
五是平安稳定双网办。推行“网格管理+网络治理”双网模式,强化“老杨群工”特色品牌和中心统筹能力,探索建立“综治中心+网格化+五长制+信息化”基层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共建平安家园。
六是社区自治协商办。重点推进“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建设,发挥好基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多方参与、多层联动、多元共治的基层民主协商自治新格局。
七是便民政务智慧办。充分利用“24小时智慧政务”服务中心,倡导政务服务自助办理,进一步优化“一件事一次办”流程。推进办理业务系统整合和高频政务事项“一窗通办”向基层延伸,实现便民利企服务标准化智能化。
八是纾困解难结对办。关心关爱快递员、网约工等八大新兴自由就业群体,拓展劳动者港湾布点,探索政企联合购买快递员意外伤害保险。
九是志愿服务点单办。充分发挥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和九个分中心作用,优化群众“需求菜单”、服务“项目清单”和“分类分级、就近就便”“派单”等流程,做实做亮实践服务品牌。
十是区域民生协同办。协同推进“双城”民生事项全面发展,全面落实对口帮扶城口县资金支持、企业对接、学校共建、医院结对、就业培训、文化互动等民生帮扶项目,共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探索出“家门口”就业创业模式
在九龙坡区华岩镇,居民方建华是个有名的人,当年,他怀揣仅有的2000元经营日杂百货,经过5年多“创业大市场”的培育孵化后,目前已租下5个门面,开了约50平方米的日杂百货店,月收入上万元,成为了小有名气的“创业达人”……
2020年,九龙坡区探索出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家门口”就业创业模式,13个镇街因地制宜推广。2020年全年,该区城镇新增就业4022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0%,“家门口”就业创业累计带动就业4.12万人。
除了帮助居民解决就业问题,“家门口”就业创业还建立了“长效常态”帮扶机制,结合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做好技能培训,努力实现从“就到业”向“稳就业”跨越。
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居民们降低了工作成本,同时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升。“我们还将不断完善原有就业服务超市、手工作坊、创业苗圃、创业市场等功能载体,打造培训基地等新载体,让‘家门口’就业服务更多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区人力社保局有关负责人说。
技能培训
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在此之前,九龙坡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就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截至目前,134件子项目中,已完成50件,占比37.3%,推进情况较好的有54件,占比40.3%,整体推进有序有力有效。
出台了一批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举措,推出了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实施了一批直接造福于民的项目工程,解决了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
而“十办”实事的工作机制也在防疫抗疫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杨家坪街道政法书记陈贵国表示,街道充分发挥“老杨群工”“双网融合”治理体系优势,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一方面,严格做好人员排查。开发街道自主申报微信小程序,依托物业群、楼栋群等广泛推送二维码,提醒境外返渝、疫情热点地区和中高风险地区返渝居民自主申报。
另一方面,全面做好应急准备。完善大规模核酸检测方案,确定13个社区核酸检测点,发动900余名网格员、楼栋长、党员志愿者参与服务保障,确保核酸检测即时反应、有序开展。
同时,加快组织疫苗接种。持续组织社区居民接种疫苗,累计完成疫苗接种17.9万针,接种率位居全区镇街前列。
最终,还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利用宣传栏、LED屏等线下宣传阵地积极开展宣传,通过业主群、楼栋群每日推送疫情防控信息,努力营造人人知晓疫情动向、人人支持疫情防控的良好氛围,为这个杨家坪街道常住人口近18万的“大城老城”,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长效的机制支撑。
杨家坪街道的网格员对农贸市场进行常态化巡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