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生育政策正在逐步放开,但是中国2020年的生育率仍然呈现断崖式下跌。在生活的压力之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选择了不生孩子,我的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丁克一族”,出生于95年的同事Linda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
在Linda看来,不生孩子就意味着不用花费大量的精力金钱去照顾孩子,可以给予自己和父母更好的生活品质,而且还连带降低了来自于于房子、车子甚至婚姻等方面的相关压力。
至于说将来老了之后没有子女照顾养老的问题,Linda早已经和同样选择不生孩子的闺蜜做好了打算,准备把生孩子的钱省下来,等老了之后一起住养老院,只要有钱,无论有没有孩子都能安享一个幸福的晚年。
可是最近自Linda去某养老院做志愿者活动后,她的想法就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不仅积极参加各种相亲活动,摆出了一副想要尽快结婚生子的迫切样子;甚至还动了“借种”做单亲妈妈的极端想法。
我和同事们都很好奇Linda在养老院里做志愿者活动遇到了什么事情,让原本打死不生孩子的Linda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
在我们的软磨硬泡下,身为PM的Linda才说出了她改变的原因,用项目管理的行话来说就是“不生孩子确实很爽,可是其中的机会成本超乎了我的想象”
机会成本,也就是当你在做出某样选择时所放弃的最大收益。Linda原以为不生孩子的机会成本是“老了没子女照顾”“临终前缺乏家人关怀”等等可以用钱来弥补的东西,可是养老院一行让Linda看到了不生孩子的机会成本究竟是什么。
一、维护尊严的权力
不要以为养老院里面就是和和睦睦、气氛融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养老院这种看起来社会关系很单纯的地方也存在着江湖和鄙视链。
鄙视链一:(儿女出息的离退休干部)鄙视(儿女一般的离退休干部)鄙视(无儿女的离退休干部);
鄙视链二:(儿女出息的一般退休人员)鄙视(儿女一般的退休人员)鄙视(无儿女的一般人员);
你就会发现无论哪条鄙视链,无儿女的都在鄙视链的最底层。
Linda在养老院做志愿者的时候,不止一次遇到两个老人吵架,无儿无女的一方最后总会被另一方摆出“请子女”的绝招给打败。
这种情形就像幼儿园里的两个小朋友吵架,一方要喊家长来撑腰,而另外一方孤儿则只能默默地躲在角落里流泪。
子女就是老人维护尊严的底牌,不生孩子也就意味着老了之后会丧失一部分尊严。
二、维护利益的权力
Linda还发现一个现象,有时候养老院里的人手不够,有老人因为照顾不到位而要投诉,甚至威胁要更换养老院。
可是无儿无女的老人投诉从来不被在乎,即便他们威胁着要更换养老院,养老院的负责人也只是报以轻蔑的一笑“钱都交了,还想换养老院,想得真美。就他/她那样,还想到哪里去找收他/她的养老院,能安稳地待在这里就不错了”。
每次看到这样的情形,Linda说自己都会发自内心地感到不寒而栗,为自己以前“有钱就能安心养老”的想法而感到羞愧。
如果没有子女的保护,孤寡老人很难保障自身的权益,如果没有可靠的人保护,即便有钱也会被别有用心的人给巧取豪夺。
Linda感慨到,人其实并不是在衰老,而像是越活越小,重新变成了一个孩子。老人就像孩子一样,不仅是身体上变得需要人照顾,心理上对别人产生依赖,自身的权益也需要可靠的人来进行保护
生儿育女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对幼年的子女提供人格上的尊重、权益上的保护;而当我们老了之后,子女会对我们提供类似的反馈。
最后再说一句,不生孩子,靠养老院养老靠谱么?如果有机会,请一定要去养老院里面看看,实地考察一番,相信你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