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据数据显示,我国中国人口出生率一直处于连续下降状态,新生儿出生率低迷。2018年新生儿出生率为10.94%,2019年新生儿出生率为10.48%,2020年新生儿出生率为8.5%,新生儿出生率屡创新低。专家推测,至2030年时,人口出生率有可能降至为8%。
孩子出生率下降,教授提议不生孩子下调养老金,网友反嘲:你先生
对于出生率低的现状,国家开始开放三胎,可是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却并不高。
赵燕青教授在会议上提议,将生孩子与资本挂钩,生孩子的家庭与不生孩子的家庭社保比例,养老金比例及住房保障等差距化,不生孩子没有保障房,结婚了才分配保障房,不生孩子下调养老金。
将生育与资本挂钩,给市场一个信号,迫使夫妻去生育孩子,如果不生,资本的份额会下降,生孩子的人资本的份额会上升,这样生孩子才会有意义。
此建议一经发表,便遭到了网友的反嘲,网友批判教授的提议是馊主意,开始疯狂吐槽教授,并对教授提出建议:你先生。
网友愤怒的建议:让教授带头生个三胎四胎,为民众先做出榜样,如果教授不愿意生,下调养老金就从教授开始实施。
年轻人生育意愿低是因为社保吗?
很显然不是,教授在生育意愿低这个现状上存在几个误区。
第一,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结婚?
首先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中国长期处于一个男多女少的社会,男女比例失衡。据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男性占比51.24%,女性占比48.76%,男性比女性多出三千多万,这就意味着有三千多万的男性娶不上,有些人不是不想结婚,是根本娶不上,特别是在农村,光棍现象越来越多。
越是农村,家庭经济相对困难,而现在结婚所需的彩礼却居高不下,虽然国家有规定,女方不许向男方讨要高价彩礼,但是历史传承下来的彩礼习俗整改也需要一个过渡期。贫困家庭还面临着娶不起的问题。
第二,结了婚的夫妻为什么不愿意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白了就是,现在的年轻人经济压力大,负担不起养孩子的费用,一般的家庭都选择独生,稍微富裕一点的家庭会选择要个二胎,三胎真的是极少数人的选择。
年轻人不愿意生,并不是因为“社保”,而是因为根本“养不起”。下调养老金,年轻人就会生了吗?不会。养老金能有多少?而把一个孩子养大成人又需要多少成本?两者的差距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再者,现在的年轻人,思想观念更为开放化,一直遵循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的原则,甚至有的夫妻选择丁克,享受二人世界。
第三,生孩子应该是个人权利,而不是义务
生育一直是一项权利,生或不生决定权都在自己手中,按教授的提议,不生就要被差别对待,那这不就是一只强迫吗?我们一直在倡导,尊重女性,关爱女性,不要把女性当成生育的机器,那这种将生育与资本挂钩的建议是否有损女性权利?
该建议引起了众多群众的不满,网友认为,该建议侵犯了人们的自由生育权,生孩子从始至终都应该是个人意愿,夫妻喜欢孩子,家里条件允许,那当然可以生。但是,如果夫妻俩连自己的温饱都不能解决,那他们的孩子出生之后又该面临多少苦难。
假如说,这项建议真的被采纳,人们开始为了得到社保,为了得到住房而去生育,那么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当孩子被问起妈妈为什么要生你时,孩子的回答是:“我妈是为了养老金生的我。”
孩子应该是爱情的结晶,而不是利益的产物!用物质来绑架人们的生育意愿,利益驱使下出生的孩子真的会幸福吗?
鼓励生育应该多提出惠民政策,让人们积极的、主动地去生,而不是强迫人们去生。养孩子需要更多配套的政策扶持,教育、医疗、住房等都处在内卷中,家长们在这内卷的洪流中已经精疲力尽,哪里还有生三胎的勇气。
希望这些有知识有文化的教授们,能多站在民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多替人们分忧,为人民谋幸福。
今日互动话题:对于教授的提议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