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百姓想念、大师追怀之刘铭传
2024-03-01 07:22  浏览:1189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2.百姓想念、大师追怀之刘铭传

台湾学者廖汉臣《詹振抗日考》(载《台北文物》第3卷第1期,1954年)记:“日军侵占台湾后,岛内各地曾流行着一部《台省民主歌》。这歌的唱本,是光绪丁酉年秋季,由上海点石斋印行的。”实际上,在点石斋刊本之前,《台省民主歌》已有口传和手抄本流传。《台省民主歌》歌咏的是“当时台湾民主国抗战的情形”,开篇却以“钦差”(即最初以钦差大臣身份到台督办军务,后主持台湾建省并出任台湾首任巡抚的刘铭传)起兴,其第1段至第5段讲的是刘铭传在台湾建铁路的事迹,讲的是刘铭传给台湾留下的“手尾”即遗产(闽南丧葬习俗,于死者手边放置钱币,以示留下遗产给后人),其第2段还歌唱道:“百姓闻名少念伊(在闽南方言里,“少念”即想念)。”日据台湾时期,台湾各地流传的其他民歌里,也有以“钦差”起兴的。如谢云声《台湾情歌集》(1927年)就有三首台湾民歌也以“钦差”起兴:“钦差造桥在新庄”“钦差造桥真是贤”“钦差造桥真是通”,也是“百姓闻名少念伊”的真情流露。


《台省民主歌》书影(来源:汪毅夫提供)

1911年4月2日,台中栎社举办诗会,与会社友20人、来宾12人,各以《追怀刘壮肃》为题赋诗(壮肃是刘铭传的谥号)。来宾中有学术大师梁启超,他也有诗追怀刘铭传,诗题《游台湾追怀刘壮肃公》,诗收《梁启超全集》(第18卷,北京出版社1999年7月版)。


刘铭传像(来源:汪毅夫提供)

刘铭传是清光绪朝唯一“由提镇改授督抚”的文武兼备的人才。陈孔立教授主编的《台湾历史纲要》(九洲图书出版社1996年4月版),第5章以专节论述“法国的入侵”“台湾建省”和“近代化的开始”,刘铭传对于台湾的贡献、留给台湾的遗产,从中历历可见。

在日据台湾时期,“日官不如清官”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抗日爱国思想,想念、追怀刘铭传是其一种表现;台湾诗人洪弃生有《代友答日儒问清官日官利害》,开口便是“清官去而日官来,事之大变、民之大害也”,痛快淋漓地痛斥日官,是另一种表现也。

附带言之,学术大师胡适的父亲胡传在台湾也是由武职改任文官,但其官阶低于提镇、也低于督抚。




作者简介

汪毅夫先生,1950年3月出生,台湾台南人,历任上山下乡人员、邮递员、学员、教员、研究员、公务员和退休人员。学术著作有《闽台区域社会研究》等18部,300余万字。



主播介绍

肖璞韬,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先生弟子,“京彩台湾”新媒体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汪毅夫先生著作《话说两岸》播讲者,文史功底深厚。曾参与改编单田芳红色经典评书系列《贺龙传奇》《少林将军许世友》《九一九演义》,参与《单田芳自选集》十部系列评书的文字整理,独立创作并播讲的评书作品有《海魂国殇》《血色苍穹》《铁流河山》《饮马天竺》《忠义沈炼》《荣华富贵》,并播讲经典评书《三侠五义(权谋版)》《水浒传》等。

栏目介绍

汪毅夫先生著作《联结两岸》,收录了作者2020年至2022年陆续发表在中评社、中评网上的282篇文章,是继其《话说两岸》《顾盼两岸》后的又一札记结集。


《联结两岸》延续作者一贯的“学术段子”写作风格,在厦门大学陈支平教授看来,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史学术中“掌故札记”体例的最好传承,并引用清代学者钱大昕之语评价:“读之窃叹其记诵之博,义例之精,论议之和平,识见之宏远,洵儒者有体有用之学,可坐而言,可起而行者也”。

让我们通过单田芳先生弟子肖璞韬的评书演绎,结合《联结两岸》的字里行间,感悟海峡两岸方方面面的联结点: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和政治的,进而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感谢

汪毅夫先生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专栏的大力支持

-THE END-

点击查看
顾盼两岸微信合集

点击查看
话说两岸微信合集


发布人:1531****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