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简书一个多月,看到多篇文章提到800字的标准,就自以为只要到了800字,就可以跻身于“好文”的行列。
那日,终于凑足了800字的文字(实在不敢称之为文章),兴冲冲的告诉老师,我要找伯乐推文!
老师发来一个咧嘴大笑的表情,我知道,我幼稚的举动和盲目的自信,又成功的把我的老师逗笑了。老师委婉的告诉我,叫我别慌,说他先过过目。
老师过完目,告诉我说,我的文字缺乏主题,不够深入。说没有主题的文字是没有灵魂的。对于写作,最主要的是“看+写”。而不是单纯的“看”,或是单纯的“写”。
于是回想了一下来到简书的自己,似乎只在专注于“写”。而对于“看”却是极少的。即便是看,也只是看那些低于800字的居多,但凡超过1000字,我就无法静下心来去细细品读。原来多年前那个沉静细腻的小女子,早已被岁月锤炼锻打成一位风风火火浮躁的大妈,再也难以静下心来去细细的品味文字的妙处。
于是,听了老师的话,我便有意识的去“看”。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看得越多,我越惶恐,越来越感觉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囧状。就像我在简友们的文字下面留言的那样,总想为那些优美的文字写点什么,却又不知道写什么,更主要的是不敢写什么。友友倒是特别友好,给了我一个大大的台阶说:语言的最高境界便是无言!让我懂得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哲理。
如今,在茫茫简书中,我漫无目的地游走着,生怕自己的微末笔触破坏了这份美好。虽然心头涌动着万千言语,然而每每下笔,脑子里便会涌现出大师们的佳作。每每彼时,难免有些泄气。又如我在另一位简友文下留言的那样,相形见拙的我,读了佳作,有种不敢在简书里继续待下去的惶恐。可即便如此,我还是会厚着脸皮在这里继续待下去。因为简书是包容的,是友好的。无论我的文字多么的拙劣,这里的人儿都能予我以宽容以待。
所以现在我要做的事就是让自己先沉下来,字斟句酌的去阅读那些优秀的文章。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储备量的增多,“写”,终是会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
我庆幸自己在这个时候遇到了简书,遇到了众位简友,遇到了我的老师。
感恩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