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齐蕊 张莉莉
“林密见晨光,秋清国色香。柳梢闻鹊起,灵气衬幽芳。”北京市通州区北部的宋庄镇小堡村因聚居大量画家而得名“画家村”,宋庄镇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艺术气息,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外围第一圈层特色小城镇。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宋庄人民法庭就坐落在这个钟灵毓秀的小镇。宋庄法庭位于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对接宋庄镇、潞邑街道和永顺镇。
近年来,宋庄法庭坚持党建引领,建设“微e站”,强化基层治理,以巡回解纷等模式,及时响应群众解纷需求,荣获“北京市十佳人民法庭”“北京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等称号。宋庄法庭深受画墨深处艺术气息熏陶,在化解基层矛盾过程中,形成了独特又灵动的“司法艺术”。
“云端解纷·e站到底”
工作模式灵活有效
“一点儿纠纷就起诉,真是麻烦。不过现在扫个码,法庭就派人调解了,真是便捷!”宋庄法庭辖区群众纷纷表示。
宋庄法庭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构建“云端解纷”新模式。一方面,宋庄法庭与司法所、税务所等建立联动机制,在矛盾多发的社区建立共建点,依托微信平台建立“微e站”,选派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轮流驻站,随时处理解纷;另一方面,依托共建支部和共建点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广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机制,努力实现矛盾止于萌芽、解于诉前、就地化解。
画家卢老师将院内部分房屋出租,租户先前口头承诺房屋用于创办工作室,却实际将房屋用于开办餐厅,每天营业至凌晨,严重扰乱了卢老师的生活,其艺术创作也受到影响,双方因此产生纠纷。为此,卢老师通过扫描“解纷二维码”,申请了线上调解。宋庄法庭法官王辉接到“微e站”派单后,第一时间联系卢老师了解情况,并与租户进行了多次沟通。最终,租户搬离了卢老师的院落。
事后,卢老师专程来到宋庄法庭表达感谢,称“宋庄法庭将矛盾纠纷止于指尖、将群众需求存于心间”。
不仅如此,“微e站”还经常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2年,邻居张家发生火情,宋庄镇富豪村的孙大爷家二层部分被烧毁,孙大爷多次向张家索要赔偿无果。无奈之下,孙大爷找到富豪村村委会调解员康老师,激动地表示要起诉张家。康老师即刻通过“微e站”进行反馈。收到“微e站”派单后,宋庄法庭法官何杨彪立即响应,经过调查,掌握了事故起因、财产损失等情况,并组织消防支队、富豪村委会,开展多方联合“云调解”。经过多次调解,终于使双方达成赔偿协议,一度剑拔弩张的邻里关系得到了缓和。
宋庄法庭在辖区广泛推广“解纷二维码”,群众可通过扫码使用“申请解纷”“在线诉服”“法规查询”“普法定制”等功能。针对通州区职住不平衡的现状,宋庄法庭作为北京法院第一批试点单位,积极启动“运河星空”夜间法庭计划。2021年“微e站”设立以来,宋庄法庭先后开展调解工作160余次,实质性诉前化解纠纷100余起,累计提供法律服务260余小时;通过夜间“云”法庭审理案件200余起,惠及辖区千余名群众,司法便民效果显著。
“多元联动·矩阵解纷”
解纷机制灵便快捷
“真没想到,法官能在家门口帮忙调解,一次都没去法庭,画室就给我们退回了培训的费用!”达成调解协议后,一位学生家长欣喜地表示,家门口的解纷站太方便了。
原来,由于宋庄镇艺术家云集,村里开办了不少画室,很多家长送孩子到画室学习参加艺考培训。但受新冠疫情影响,画室停课但又不予以退费。正当家长们一筹莫展之际,一位学生家长发现画室不远处就有“小堡村诉源治理解纷站”,便前来求助。
“小堡村诉源治理解纷站”的调解员郭金磊及时安抚学生家长的情绪并了解诉求,详细记录每位学生的上课情况,并迅速联系该画室负责人。针对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郭金磊制定了相应的调解方案,对于有继续学画需求的同学,以未来课时折抵停课期间课时的方案解决;对于不再学画的学生,逐一核算未上课时后退还费用……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避免了矛盾进一步激化。
2022年以来,宋庄法庭织密三级联动解纷网,形成“中心、站、点”互补的解纷矩阵,即在宋庄镇、潞邑街道和永顺镇建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派驻人民调解员常驻调解;在小堡村和疃里村建立解纷站;在各村、社区都建立了解纷点,并在47个行政村设置140余名网格员,形成了“解纷网络全覆盖、辖区矛盾就近调”的良好局面。
2023年6月,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宋庄人民法庭在通州区潞邑街道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设立“普法驿站”。图为普法驿站揭牌现场 摄影 朱晴
“普法宣传·量身定制”
解纷阵地精彩纷呈
宋庄法庭聚焦价值引领,完善扩充“微e站”精准普法功能。群众通过“微e站”在线“点单”,法官们通过“以案释法”“场景模拟”等方式,提供定制式普法网课。围绕群众关心的“假结婚假离婚的法律风险”等主题,宋庄法庭举办三期系列网课,获得辖区群众交口称赞。
针对辖区艺术家众多、文化产业聚集的特点,宋庄法庭还创新工作方法,建立“我要找法官”在线咨询及调解微信群,指定“微e站”所在的4名党员法官解答群众提问咨询,累计服务达120余小时,为辖区数千名群众解答各类纠纷问题。
为了让普法工作更接地气,“微e站”还创作了“小铭同学来普法”系列短剧,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自制短视频上传“云”端,点击量超过百万次。
“法庭的诉源治理工作是一门艺术,既需要司法智慧,也需要用心、用情。只有俯身倾听群众呼声,积极融入基层治理,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宋庄法庭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宋庄法庭将坚守司法为民初心,用灵动的司法艺术创新新时代人民法庭解纷经验的“宋庄实践”,为当地的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本期封面及目录
《中国审判》杂志2023年第23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33期
编辑/徐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