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接住命运的那颗球了吗——致5年前的自己
2023-07-19 22:59  浏览:483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接住命运的那颗球

(来自2018年8月20日的自己)

这两天重读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想找回当初读这本书时受到的启发。

喜欢一个作家,有时并非因为作品,而是因其随笔中透露出的性情。村上就是这么一位我喜欢的作家。

至于为何喜欢他的性情,大概还是因为有着某种相似之处吧。我不喜欢写小说,可是喜欢长跑、喜欢健康的生活习惯、渴望独立而持久耐劳、深入自我意识的工作方式。

说年轻时的梦想大多是模仿,村上可能就是自己想要去模仿的一个人。但一个人究竟适合怎样一份生活,还得丢进水里或只能够丢进水里看一看。

我小时候喜欢画画,说不上非画不可的喜欢,但是也算很喜欢,是从小到大维持最久的一个爱好。

命运和时机密切相关,高中一次冲动,提出要学画画、走艺考的道路。结局就如同自己平凡的人生,还是被扼杀了。

当然,如果那一次的冲动没有被阻止,平行世界的自己现在会是一名更视觉系的设计师吗?还是会因为与画画接触过于密切,反而心生厌倦,走上其他道路呢?

对于种种可能,我只有好奇的猜测,并无遗憾可惜。

现实这一条线的自己,平稳的走完理科生该走的路、读完研,却在接触到互联网行业后跨入交互设计这一行,也算是两条腿迈进了设计圈。不纯是枯燥的逻辑、规矩与方法,视野从此一半科技一半人文,穿插理性与感性。看上去正是自己喜欢且适合的。

走在这条路上虽然不久,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一些新的线索:不见得适合做一个专注投入的设计师,心有太多旁骛(也不见得一定不适合)。而如何选择如何放弃则成为困扰自己最大的问题。

像村上写小说一样:三十岁的时候,抓住了偶然的时机,立下了没有原因的决心,就此让写小说成为自己生活下去必须要做的事。连同产生的是恒久的写作习惯、坚持长跑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呢,距离自己三十岁还有几年。非常殷切的希望能像40年前坐在神宫体育场的村上春树一样,在养乐多燕子队的戴夫·希尔顿击出二垒打的同时接住属于自己的epiphany。

接住命运的那颗球了吗

(来自2023年7月18日的自己,写给5年前的自己)

5年后的今天,不知不觉已经迈过了30岁,来到一个看似应该小有所成的年纪,却开启了一段重新出发的旅程。没有像村上那样已经写出自己的成名作品并渐入佳境,现在的自己仍在探索中,但令人安慰的是,我认为自己接到了属于自己的epiphany。自从去年的5月底,我开始画画了。

记得是在5月的一个早晨,我在瑜伽馆练瑜伽,当时脑海里盘旋着,如果中学时期父母没有阻止我学画画会怎样的想法。而在练习到一个坐立前屈体式时,一个想法突然飘来:现在没有人阻止我去学画画呀?就在那一刻,我决定开始画画。我知道,这是属于我的epiphany,看似随意,但这其中存在着难以抗拒的必然——它的到来源自我的天性、成长经历、看过的书、走过的路和日渐明确的价值观。它不仅是我的选择,更是从我的身体中生长出来的,是自然形成的。

于是从那时起,我开始了画画。30岁出头,不早但也不算晚。关于年龄可能产生的焦虑,我总是告诉自己:一个人的一生找到属于自己的路最重要,即使年纪再大,朝闻道,夕死可矣。

说画画其实又不仅是画画。画画只是一种工具、一种表达形式。人像、风景、静物、游戏场景、文学插画、商业插画等都是画,不同画面的背后,蕴含着不同的目的,也传达出不同画者的价值观和灵魂。因此,画画对我来说背后还蕴含着一些更重要的问题——你想传达什么?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从这些问题的角度来说,我还没有接住命运的那颗球,而只是来到命运之石的面前,接过了一把凿子和斧头,开始雕刻一颗球的形状。这是需要花费一生去做的事吧。

发布人:c08b****    IP:183.195.16.***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