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阅读 | 接受自己是自己,接受他人是他人
2024-10-13 10:36  浏览:1152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春节期间读了余华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是一本散文,我愿称之为有内容又不枯燥,让人可以静下心来慢慢读进去的书。

读余华的书,会多次让我体会到文学带给人的意义以及精神上的补给。很久没读过余华的书了,像《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之类的都是多年前幼时读的。印象中主要都是些小说,这本杂文读来倒是不一样,这是一本让人觉得文学也可以很接地气,让人想要亲近文学的一本书。比起他之前的严肃文学作品,这本书更像是一本个人日记,而且是包含了许多吐槽和内心活动的日记,就像在跟朋友聊天一般。

读的过程中多次震惊,这话是能说的吗?不仅发出感叹三连:他怎么这么能说?他怎么这么会说?他怎么这么敢说?

我最喜欢的是《七天日记》这一篇,把六十年大庆和楼上装修两件事放在一起写,一开始只以为是时间上的巧合,后来才发现两者是互相隐喻的关系,觉得太巧妙了。同样深受噪音干扰的我,看到他对装修噪音的吐槽真是忍俊不禁。

“不断重新装修房屋,在中国的城市里司空见惯,因为我们是一个热衷于装修的国家。”“只有闻到刷墙的油漆气味,才意味着电钻和铁锤的使命结束了。”“他们不是在装修房屋,他们是拿着电钻和铁锤在墙壁里寻找宝藏。”

“我们人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对尚未发生的事情的担忧和害怕,这样的心理或多或少地在左右着我们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这样的写照对于当下大环境里的人来说很真实了。

关于文学的阅读和批评,作者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事实上没有一部小说能够做到真正完成,小说的定稿和出版只是写作意义上的完成;从阅读和批评的角度来说,一部小说是永远不可能或者永远有待于于完成的。文学阅读和批评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如同是给予世界很多的道路一样,给予一部小说很多的阐释、很多的感受。因此,文学阅读和批评的价值并不是指出了作者写作时想到的,而是指出了更多作者写作时所没有想到的。一部开放的小说,可以让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获得属于自己的理解。”

另外这段话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佛性:

“我觉得一个人成长的经历会决定其一生的方向。世界最基本的图像就是这时候来到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如同复印机似的,一幅又一幅地复印在一个人的成长里。在其长大成人以后,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不管是伟大,还是平庸;其所作所为都只是对这个最基本图像的局部修改,图像的整体是不会被更改的。当然,有些人修改得多一些,有些人修改得少一些。”

看书评也愈加感慨,所有的人都活在巨大的差距中,然而这也是读书的意义。并不是为了发现彼此之间的巨大差距,从而自以为优越,而是要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然后接受自己是自己,接受他人是他人。做到这个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若能努力达到,生活应该能轻松不少。

发布人:81fa****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