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孙中山密召黄兴、陈其美、李烈钧等商议讨袁事宜。
会上,意见纷纭,孙中山拍案而起:“袁氏借款不经国会议决,即是蔑视国会;蔑视国民国会,即是蔑视国家,即为共和之蟊贼,即为国家之叛逆,非去袁不可!宋案发生,证据宣布,天人共怒;而更违法借款,以作战费,以速战祸,是可忍孰不可忍?!以武力济法律之穷,其情可哀,其义至正。我党只有先发制人,通电各国阻止大借款,并由国民党控制下各省区组成讨袁军。”
黄兴说:“国民党控制的地区仅有江西、湖南、安徽、广东四省,而这四省的内部也并不统一,国民党必须量力而行,知彼知己。”
孙中山:“北洋军南下,是斩尽杀绝的毒招,既不可理喻,又难以感化,当前只有一途,就是举兵反抗。我们对他再不能存丝毫幻想!”
“今日国民党,争权的争权,夺利的夺利,许多意志薄弱只想做官的人,都已经投向北洋派,变成了封建军阀、官僚、政客,仓促兴师,断难取胜。倘若失败,国民党何以图存?”
戴季陶代表孙中山与黄兴辩论:“一位革命党人诗中写道:无量金钱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袁世凯帝制自为,显然对共和不忠,是假共和。百万言之锦绣文章,不如一支毛瑟,我们只有武力反抗袁世凯。如果我们不兴师,袁贼更加得势,国民党被软化的党人更多,即使存在,也是名存实亡,再无革命精神可言;兴师讨贼,即使失败,革命精神不灭。有革命精神,国民党才有希望,共和才有希望。”
黄兴无奈:“逼上梁山呀!”
李烈钧义愤填膺:“愿任首难之责。”
会议议决兴师讨袁,李烈钧被公推为讨袁总司令。
孙中山、黄兴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掀起“二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