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小知识,小诗来解读。最近,在和朋友聊天之余,听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和大家分享一下。朋友在社保工作,近段时间接待了一些来访的叔叔、阿姨,主要咨询了关于视同缴费年限认定上的问题,他们基本都是临近退休的长辈朋友,不知从哪听到的消息,说如果在退休之前,自己的视同缴费年限没有认定上的话,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要少好几万,弄得叔叔阿姨好几天没睡好了!接下来,对于上述情况小诗就为大家排忧解难一下吧。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视同缴费年限?
缴费年限是由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两部分组成的。 视同缴费年限,所指的是在职工整个工作年限中,其实际缴费年限之前的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时间。通俗讲的话,可以理解为就是你在当地开展社保缴费制度之前,你就已经参加工作了,但是对于参加的工作必须有劳动部门的招工手续或者人事部门的分配手续等等,要合规合法,要在有档案做支撑的前提下,这样的工作年限才能作为你的视同缴费年限。
其次,那视同缴费年限没认定上为什么养老金待遇会少好几万呢?
这里,我们先了解一下养老金的组成,咱们的养老金正常情况下,应该是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这三部分组成,而其中的过渡性养老金就是根据视同缴费年限所计算出来的,二者有直接关系。一般没有视同缴费年限的朋友,那么你是没有过渡性养老金这一部分的。如果没有过渡性养老金的话,那在退休时在养老金待遇上真的会损失一部分钱。这也对上了文章开头,叔叔阿姨口中所说少的那几万块钱了。这里延伸一个医保小知识,其实我们缴纳的医疗保险同样也有视同缴费年限,只是由于医保在各省份的政策不统一,但是大部分地区都是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医保的视同缴费年限要比养老保险的长,因为医保开展的缴费时间一般都要滞后于养老保险开展的缴费,具体医保视同缴费年限要以各省份开展医保缴费的时间为准。
最后,视同缴费年限需要提前认证吗?不认证怎么办呢?
一般地区,如果你没有跨统筹地区缴纳社保的情况,那你在退休时是不需要提前认定的,因为人社部门在审批你档案的时候,他就会直接给你计算好本人的视同缴费年限。但是如果你跨统筹地区进行社保缴费了,有些地区在办理退休时,会出现没有调出你原参保地档案的事情发生,也就是在你最后的退休地没有调你的档案,那么你需要回原来的参保地做一个视同缴费年限认定,这样才会把视同缴费年限没认定上的事情解决。但是出现上述情况是极个别的现象,一般情况在调你档案的时候直接给你计算完了,所以大家不必担心你的养老金待遇会有损失,相关部门会帮你计算的非常合理。
综上所述,告诉还在为视同缴费年限没认定上而彻夜未眠的叔叔阿姨,这种类似的事情基本不会发生,所以你在退休时的养老金待遇一分都不会少!相信大家也了解了什么才算视同缴费年限,如果没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话,当然你也不会有过渡性养老金,也不用为此事担心发愁。最后祝大家每天有个好心情、每年有个好身体!今天,就说到这里,我们下期见,拜拜!